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蛇

水蛇

《中药大辞典》:水蛇

药材名称水蛇

拼音Shuǐ Shé

别名公蛎蛇(陶弘景)。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蛇

原形态全长25~7O厘米。尾短。鼻间鳞1片。额鳞1片,上唇鳞7~8片,第4片入眼;眼前鳞1片;眼后鳞2片;颞颥鳞1+2。体鳞光滑,21(23)行。腹鳞128~154片。肛鳞二分。尾下鳞35~52对。体背面呈橄榄色,或青灰色,纵列有多数小黑点。头后至颈部背面中线有黑纵线一条。体鳞最外侧1行带黑色,第2、3行为白色或橙黄色。腹面黄色,其前后缘均有暗灰色的斑点。尾腹侧中央有一条青黄色的纵纹。

本动物的皮(水蛇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活于水田、池、沟等地。捕食鱼类。有轻微毒性。分布广东、广西、湖北、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纲目》:"甘咸,寒,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治消渴,烦热,毒痢。"

②《本草求原》:"明目。"

复方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水蛇一条(活者剥皮,炙黄捣末),蜗牛不拘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腻粉煎令稠),麝香一分(细研)。上药,用粟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十丸。(《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蛇

药材名称水蛇

拼音Shuǐ Shé

英文名Chinese water snake

别名公蛎蛇、水游蛇、水炎链、半纹蛇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水赤链游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均可捕捉,捕后剖腹除去内脏,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水赤链游蛇,体全长62-72cm。背面灰褐色,体侧有二鳞宽、五鳞高的黑色横斑,各黑斑间相隔2-3鳞;这些黑斑向下延伸至腹鳞中间而上,呈左右交互排列。两黑斑间之间隙呈美丽的橙黄色。痕前鳞1,眼后鳞3,偶或4-6;上唇鳞绝大多数为9,多为4-1-4式。体鳞17-19行,肛前偶有16行者,鳞片起棱。腹鳞135-161;尾下鳞39-78。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在山涧附近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生活。多以鳝鱼泥鳅等为食,也吃蛙类蝌蚪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毒性有轻微毒性。

性味味甘;咸;性寒

归经肝;胃;心经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痢。主消渴;烦热;口干;毒痢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1.《纲目》:治消渴,烦热,毒痢。

2.《本草求原》: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密毛桃叶珊瑚叶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叶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Yè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 .et Thoms .var.pilosissima Fang et S

  • 龙眼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眼叶药材名称龙眼叶拼音Lónɡ Yǎn Yè来源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叶入药,全年可采。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表利

  • 花蚁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蚁虫药材名称花蚁虫拼音Huā Yǐ Chónɡ别名多毛隐翅虫来源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生境分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

  • 灯台菜

    药材名称灯台菜拼音Dēnɡ Tái Cài别名苞叶景天。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大苞景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S.bracteatum

  • 凤尾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尾参药材名称凤尾参拼音Fènɡ Wěi Shēn别名追风箭、公鸡花根、互叶凤尾参、凤尾马先蒿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江南马先蒿Pedicularis henryi Max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蛇藤

    药材名称蛇藤别名穿山龙[福建]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以根入药。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疏风祛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蜂乳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乳药材名称蜂乳拼音Fēnɡ Rǔ别名王浆、蜂王浆来源为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白色胶状物。性味辛、酸,微温。功能主治滋补强壮。用于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病,心血管机能不全,慢性肝炎,溃疡病,

  • 紫萝兰

    药材名称紫萝兰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云南堇菜Viola yunnanfuensis W. Beck.,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痈疽疮疡。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