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浮石

浮石

药材名称浮石

拼音Fú Shí

别名水花、白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浮水石、大海浮石

出处1.浮石始载于《日华子》。

2.《嘉佑本草》附于“石蟹”下。

3.《纲目》曰:“浮石乃江海间细沙水沫凝聚,日久结成者。状如水沫及钟乳石,有细孔如蛀窠,白色,体虚而轻。今皮作家用磨皮垢甚妙。海中者味咸,入药更良。”4.《纲目》又引《交州记》云:“海中有浮石,轻虚可以磨脚,煮水饮之止渴,即此也。”按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当其凝固时散发出多量气体而成的多气孔石块,以上文献所述与此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mice Ston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浮石多附着在海岸边,用镐刨下,清水泡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原形态为多矿物集合体。矿物组分90%以上为非晶质火山玻璃;或含少量晶质矿物,晶质主要是长石,其次有石英、辉石及其变化产物角闪石;另外填充在矿物颗粒间或孔隙中的,尚有沸石等次生矿物。

非晶质玻璃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长石呈条柱状、板柱状的白至灰白色小晶体或碎粒嵌生在玻璃质中,有石英共生的酸性火山岩浮石中主要是钾-钠长石,无石英共生的中基性火山岩浮石中主要是钠-钙长石。石英则呈白至灰白色粒状嵌生在玻璃质中。辉石,多数已变化成角闪石,未脱铁时为黑褐色,已脱铁时为灰白色或绿白色。浮石中的沸石都是长石沸石化的产物,为白色粉末状、纤维状微粒,或为填充在孔洞(气孔)中的白色纤维状集合体。

生境分部分布辽宁、山东、浙江、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呈稀松似海绵状的卵形不规则块体。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偶而呈浅红色。具多数细孔,形似蛀窠,有时呈管状。体轻,质硬而脆,易碎,断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放大镜下可见玻璃质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呈斑晶或隐晶质微晶分布在骨架中。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微咸。以体轻、色灰白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SiO2),并含有钙、钠、铁、铝、镁、锌、钛、磷等多种元素。

炮制1.浮石《寿世保元》:“研,水飞。”《成方切用》:“去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捣碎。生用以清肺化痰为主。

2.煅浮石《药品辨义》:“火煅为粉。”《得配本草》:“煅研,水飞过用。”3.《增广验方新编》:“煅存性。”现行,取净浮石,置适宜的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捣碎。煅后质脆,易于粉碎和煎出,以软坚散结为主。

饮片性状:浮石参见“药材鉴别”项。煅浮石形如浮石,多粉状,暗灰色,质酥脆而易碎。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肺;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飞后吹耳或点眼。

注意虚寒咳嗽患者禁服。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水花……江海中间,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犹软者是也。”2.《本草衍义》:“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纲目》)3.贾所学:“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软坚,故力降热痰、软结痰、消顽痰;因其体浮,专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间消化凝结,化痰丸中必用之药也。”(《药品化义》)

临床应用1.海蛤散:海浮石100g,蛤壳200g。以上二味,共研细粉,过60目筛,混匀,即得。本品为灰白色的粉末;味淡。功能顺气化痰,清肺平肝。用于肺虚咳嗽,气急痰粒。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布袋包煎。(《上海市药品标准》1980年)2.消瘿顺气散:海浮石(煅)45g,海藻45g,海带45g,昆布45g,蛤粉45g,浙贝母60g,地黄60g。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袋装12g,即得。本品为黄褐色的粉末;气微腥,味微咸。功能消瘿散结。用于肝郁结引起的项部瘿瘤,瘰疬结核,肿硬不散,年久不消。口服,每次6g,每日2次。(《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鹅涎

    《中药大辞典》:鹅涎药材名称鹅涎拼音é Xiá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唾液。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治误吞稻刺塞喉。"②《纲目拾遗》:"

  • 柞木皮

    《中药大辞典》:柞木皮药材名称柞木皮拼音Zhà Mù Pí别名孤奴、纳葛窊(《霉疠新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原形态柞木(《本草拾遗》),又名

  • 刺南蛇藤

    药材名称刺南蛇藤拼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

  • 刮筋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刮筋板药材名称刮筋板拼音Guā Jīn Bǎn别名刮金板来源大戟科土沉香属植物草沉香Excoecaria acerifclia F. Did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苦

  • 元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元宝草药材名称元宝草拼音Yuán Bǎo Cǎo别名合掌草、上天梯、叫子草、帆船草、对经草、叶抱枝、对月草、对月莲、大叶对口莲、穿心草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元宝草Hy

  • 分筋草

    药材名称分筋草别名伸筋草、经年石松、二年石松、松柏还阳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杉蔓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晒干或阴干。性味苦、微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

  • 鄂西天胡荽

    药材名称鄂西天胡荽拼音è Xī Tiān Hú Suī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鄂西大胡荽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wilso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金棒锤

    药材名称金棒锤拼音Jīn Bànɡ Chuí别名细蔓委陵菜、金金棒、小五爪龙来源蔷薇科金棒锤Potentilla reptans L.,以块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甘肃、陕西、

  • 方榄

    药材名称方榄拼音Fānɡ Lǎn别名三角榄。出处方榄始载于《纲目》橄榄条下,云:“又有一种方榄,出广西两江峒中,似橄榄而有三角或四角…”所述与本种相符。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方榄的果

  • 癞皮根

    药材名称癞皮根拼音Lài Pí Gēn别名地道杜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倒卵叶紫麻的根或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nide obovata (C.H.Wright) Merr.[De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