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溪荪

溪荪

药材名称溪荪

拼音Xī S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I.sibirica L.var.orientalis Baker]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溪荪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粗壮,斜伸、包被棕褐色残留叶鞘纤维。叶互生;叶片剑形,长20-55cm,宽0.5-1.1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排成二列;中脉不明显。花茎高30-60cm,有茎生叶1-2片;苞片3,内含2花;花天蓝色,直径6-7cm,花被管长0.7-1cm,外花被裂片3,倒卵形,基部有黄色斑纹及黑褐色网纹,爪部楔形,无附属物,内花被裂片3,直立,狭倒卵形;雄蕊3,花药黄色;子房下位,圆柱状,具3棱,长1.5-2cm,直径3-4mm。蒴果长卵状椭圆状,长3.5-5cm,直径1.2-1.5cm,熟时自顶部纵裂。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坡地、潮湿草地和沼泽地。其他地区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3-(3-羟甲基苯基)-L-丙氨酸[3-(3-hy-droxymethylphenyl)-L-alanine],3′-羧苯基甘氨酸(3′-carboxy-phenylglycine),3-(3-羧苯基)丙氨酸[3-(3-carboxyphenyl)ala-nine]。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饭树叶

    药材名称白饭树叶拼音Bái Fàn Shù Yè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

  • 卷柏

    《中国药典》:卷柏药材名称卷柏拼音Juǎn Bǎi英文名HERBA SELAGINELLAE别名一把抓、老虎爪、长生草、万年松来源本品为卷柏科植物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

  • 石鲫

    《中药大辞典》:石鲫药材名称石鲫拼音Shí Jì别名华鲸(《鱼类分类学》),老母猪鱼、山鲫鱼(《黑龙江流域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原形态体稍侧扁,腹

  • 天目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目木兰药材名称天目木兰拼音Tiān Mù Mù Lán来源木兰科头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

  • 小花五味子根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根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Gēn别名香石藤、铁骨散、过山龙、小血藤、满山香、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五味子、萝松根、大伸筋、小花五味子藤、黄袍小血藤来源药材基源:为

  • 干旱毛蕨

    药材名称干旱毛蕨拼音Gān Hàn Máo Jué英文名Arid 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干旱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白细辛

    药材名称白细辛拼音Bái Xì Xīn别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长达10厘米。

  • 木奶果

    药材名称木奶果拼音Mù Nǎi Guǒ英文名root of Ramiflorous Baccaurea别名水赖、麦穗、蒜瓣果。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奶果的果实。拉丁植

  • 川贝母

    《中国药典》:川贝母药材名称川贝母拼音Chuān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别名贝母、川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 木本远志

    药材名称木本远志拼音Mù Běn Yuǎn Zhì别名山桂花、华石兰、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山楂花、乌棒子、大毛籽黄山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