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珊瑚草花

珊瑚草花

药材名称珊瑚草花

拼音Shān Hú Cǎo Huā

出处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生云南山中。绿蔓,竹叶垂条,开花如吉祥草,六瓣,红白相间。长根色微红。”上述形态及其附图,其原植物与本种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atholirion longifolium( Gagnep.)Dunn [Streptolirion longifolium Gagnep.]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花序,晒干。

原形态竹叶吉祥草,缠绕草本,茎长达3m。全株近无毛或被柔毛。茎细,侧枝甚长。叶互生,柄长l-2cm;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7-20cm,宽1.5-5.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鞘极短,抱茎,被疏睫毛。圆锥花序顶生;花便长5-10cm,密被柔毛;花序基部有1个卵状渐尖的苞片,长 5-11cm,被疏粗毛,边缘有睫毛;花单性,两性同林,雄花多数,生于圆锥花序上,花较小,直径约8mm;萼片3,被针形;花瓣3,条形,与萼片近等长;雄蕊 6,全育,花丝被绵毛,花粉紫色;雌花4-6,生于下部总状花序上,花较大,直径约10mm,萼和花与雄花相似,有退化雄蕊3,子房圆柱形,花往长约2.5mm,柱头3裂。蒴果卵状三棱形,长约12mm,先端有芒状突尖;每室有种子6-8颗,深褐色,排成2列。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500m的山坡草地、溪边及山谷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宜选择肥沃疏讼、潮湿的山坡地栽培。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法。春季,按行距50cm开浅沟条播,上覆细土2-3cm,播后淋水保湿。

3.出苗后,按株距10cm间苗;生长期中耕除草2-3次,追肥3-4次;苗高10-15cm,及时插支架,便于苗藤攀援。

性味味涩;性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止痛。主月经不调;神经性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药材名称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

  • 卷毛耳草

    药材名称卷毛耳草别名红花耳草、野甘草来源茜草科卷毛耳草Hedyotis mellii Tutch.[Oldenlandia mellii (Tutch.) Chun],以全草及根入药。生境分部福建、江

  • 一把篾

    药材名称一把篾拼音Yì Bǎ Miè别名乌蔹莓,嘿吗野(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一把篾的根或藤。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常绿藤本,有卷须。茎藤棕黑色,表面有

  • 十姊妹

    《中药大辞典》:十姊妹药材名称十姊妹拼音Shí Zǐ Mèi别名七姊妹(《群芳谱》),姊妹花(《闽南民间草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十姊妹的根及叶。原形态落叶灌木。茎

  • 刚竹

    药材名称刚竹拼音Gānɡ Zhú别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台竹、鬼角竹、网苦竹来源禾本科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根、果实入药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 金花茶花

    药材名称金花茶花拼音Jīn Huā Ch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金老梅枝

    药材名称金老梅枝拼音Jīn Lǎo Méi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金露梅的枝条。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fruticos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金露海

  • 透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骨草药材名称透骨草拼音Tòu Gǔ Cǎo来源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 (Bunge)Baill.、凤仙花科草本植物凤仙花I

  • 吴茱萸

    《中国药典》:吴茱萸药材名称吴茱萸拼音Wú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EVODIAE别名吴萸、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臭泡子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