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甘草梢

甘草梢

《中药大辞典》:甘草梢

药材名称甘草梢

拼音Gān Cǎo Shāo

出处珍珠囊》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的末梢部分或细根

性味医学入门》:"性寒。"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淋浊。

①《医学启源》:"善去茎中痛。"

②《医学入门》:"生用,泻胃火,解热毒,除胸中积热。"

③《本草备要》:"淋浊证用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甘草梢

药材名称甘草梢

拼音Gān Cǎo Shāo

英文名tip of Licorice root, slender Licorice root

出处出自1.《珍珠囊》。

2.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的末稍部分或细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2.Glycyrrhiza glabra L.3.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

原形态1.甘草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很及根茎粗壮,皮红棕色。茎直立,带木质,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现状复叶长8-20cm;小叶7-17,卵形或宽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托叶阔披针形,被白色纤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外面有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无毛,旗瓣大,卵圆形,有爪,龙骨瓣直,较翼辩短,均有长爪;雄蕊二体,(9+1)。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作。种子4-8,肾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光果甘草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茎和枝均被鳞片状腺体和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5-14(-20)cm;小叶9-17,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4,宽0.8-2cm,先端常微缺,上面有短柔毛,下面密生鳞片状腺体;托叶披针形。花淡紫色,密生,排列成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钟状,有5个相等的披针形萼齿,萼齿内外均被白色腺毛;旗瓣长椭圆形,长约11mm,翼瓣长约9mm,爪不明显,龙骨瓣长约8mm。荚果扁,狭长卵形,稍弯曲,长20-30mm,宽4-7mm,无毛,有时具少许不明显的腺瘤。种子3-4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3.胀果甘草.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有时基部粗壮而为木质。茎直立,常局部被密集连接成片的淡黄褐色鳞片腺体,无腺毛而有疏柔毛,或几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3-16cm;小叶3-7枚,卵形、狭长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5-5cm,宽0.6-2.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都圆形,边缘徽反卷,常显明为波卷状,上面暗绿色,具黄褐色腺点,下面亮绿色,具淡黄绿色腺点,幼时如涂胶状,有光泽,两面无毛或几无毛;小叶柄长1-4mm。总状花序;花小,紫红色,排列疏松。荚果长圆形,短小,长0.8-2cm,膨胀,无或略有凹窝,被微柔毛与少许不显明的腺瘤。种子小,1-7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沙质土等地。

2.本种原产于欧洲地中海区域,北非、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亦有生长,我国新疆亦有分布,且可生于干旱的盐碱性荒地。

3.生于沙质。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2.分布于甘肃、新疆等地。

性味甘;寒

归经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利尿通淋。主热淋;小便短少;阴茎中疼痛;胸中积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4.5g。

各家论述1.《医学启源》:善去茎中病。

2.《医学入门》:生用,泻胃火,解热毒,除胸中积热。

3.《本草备要》:淋浊证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羊屎条叶

    药材名称羊屎条叶拼音Yánɡ Shǐ Tiáo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和植物烟管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药材名称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

  • 冬瓜叶

    《中药大辞典》:冬瓜叶药材名称冬瓜叶拼音Dōnɡ Gu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夏季采取。功能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①《日华子本草》:"熁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猴楠

    药材名称猴楠拼音Hóu Nán别名香樟、牛筋条、牛荆树来源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C. hupehanum Gamble],以根皮、果实入药

  • 美商陆

    药材名称美商陆拼音Měi Shānɡ Lù别名花商陆、野胭脂(《杭州药植志》),白癞鸡婆、白鸡腿(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杭州药植志》来源为商陆科植物美洲商陆的根、叶及种子。原形态多年生草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

  • 野厚朴花

    药材名称野厚朴花拼音Yě Hòu Pò Huā别名野玉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山玉兰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gnolia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收摘,晒干。原

  • 西瓜根叶

    《中药大辞典》:西瓜根叶药材名称西瓜根叶拼音Xī Guā Gēn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根及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条。功能主治治水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