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酒草

白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酒草

药材名称白酒草

别名山地菊、假蓬、酒药草、小白酒草

来源菊科白酒草Conyza japonica (Thunb.) Less.,以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消炎镇痛,祛风化痰。主治肋膜炎,小儿肺炎,喉头炎,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3~5钱,小儿酌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酒草

药材名称白酒草

拼音Bái Jiǔ Cǎo

别名刀口药、酒药草、小白酒草、石青菜、毛青菜、毛柴胡、山地菊菊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酒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nyza japonica (Thunb.) Less. [Erigeron japonic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白酒草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cm左右。茎直立,少分枝,全株被长柔毛或粗毛。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cm,宽1-2cm,先端急尖,边缘有锯齿,两面被长柔毛;基生叶具短叶柄,茎生叶无柄半抱茎。头关花序数个宇航局集成伞房状,稀单生;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边缘膜质;缘花雌性,2至多层,有小舌片或成丝状,带紫色;两性花筒状,黄色。瘦果小,扁,有2-5棱;冠毛1层毛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或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劲直假酸(strictic acid),5,7-二羟基-3,8,4′-三甲氧基黄酮(5,7-dihydroxy-3,8,4′-trimethoxyfla-vone),对映-2β-羟基-15,16-环氧-3,13(16),14-克罗三烯-18-酸[ent-2β-hydroxy-15,16-epoxy-3,13(16),14-clerodatrien-18-oicacid]。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止痛;祛风化痰。主肋膜炎;肺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蝉蜕

    《中国药典》:蝉蜕药材名称蝉蜕拼音Chán Tuì英文名PERIOSTRACUM CICADAE别名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知了皮,金牛儿来源本品为蝉科昆虫黑蚱Crypto

  • 蓝天草

    药材名称蓝天草拼音Lán Tiān Cǎo别名连天草、小肺经草、叶下青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褐叶线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lysis wrightii(Hook.)Ching[Gymn

  • 刺苋菜

    药材名称刺苋菜拼音Cì Xiàn Cài别名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以全草或根、茎、

  • 楸子

    药材名称楸子拼音Qiū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揪子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Pyrus prunifolia Willd.]采收

  • 营实

    《中药大辞典》:营实药材名称营实拼音Yínɡ Shí别名蔷薇子(陶弘景),野蔷薇子(《东医宝鉴》),石珊瑚(《纲目拾遗》)。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果实。8~9月采收

  • 单花山竹子

    药材名称单花山竹子拼音Dān Huā Shān Zhú Zi英文名bark of Uniflower Garcini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单花山竹子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

  • 武靴藤

    《中药大辞典》:武靴藤药材名称武靴藤拼音Wǔ Xuē Ténɡ出处《实用中草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匙羹藤的根或嫩枝叶。原形态藤本,长可达4米。枝和花序被柔毛。叶对生;倒卵形、卵形或矩圆形,长2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柚根

    《中药大辞典》:柚根药材名称柚根拼音Yòu Gēn别名橙子树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根,9~10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