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碱蓬

碱蓬

《中药大辞典》:碱蓬

药材名称碱蓬

拼音Jiǎn Pénɡ

别名盐蓬(《救荒本草》)

出处救荒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直立,有条纹,上部多分枝;枝细长,斜伸或开展。叶无柄,线形,长1.5~5厘米,宽1.5毫米,先端尖锐,灰绿色,排列稠密,光滑或微被白粉;茎上部的叶渐变短。花两性,单生或通常2~5朵,有短柄,排列成聚伞花序;小苞片短于花被:花被5片,长圆形,先端钝圆,肥厚,背部有隆脊;雄蕊5,花丝很短;雌花的花柱伸出较长,雌花所生的果实完全包于多汁有隆脊的花被内,两性花所生的果实呈球形,顶端露出。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海滩、河谷、路旁、田间等处盐碱土壤上。分布东北、西北、华北和江苏、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救荒本草》:"叶:味微咸,性微寒。"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清热,消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碱蓬

药材名称碱蓬

拼音Jiǎn Pénɡ

别名盐蓬、碱蒿子、盐蒿子、老虎尾、和尚头、猪尾巴、盐蒿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1.《救荒本草》:碱蓬生水傍下湿地。茎似落LI,亦有线楞,叶似蓬而肥壮,比蓬叶亦稀疏,茎叶间结青子极细小。

2.《药性考》:盐蓬、碱蓬二种,皆产北直咸地,土人割之,烧灰淋汤,煎熬得盐。其叶似蒿圆长,至秋时茎叶俱红。烧灰煎盐,胜海水煮者。

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aeda glaucu(Bunge) Bunge[Schoberia glauca Bung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除去泥沙、杂质备用,亦可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cm。茎直立,有条棱,上部多分枝,核细长,斜伸或开展。叶王生;尤柄;叶片线形,半圆柱状,肉质,长1.5-5cm,宽约1.5mm,先端尖锐,灰绿色,光滑或微被白粉。花两性或兼有雌性,单生或2-5朵,集生于叶腋的短柄上,排列成聚伞花序;两性花花被环状;雌花的花被近球形;花破裂片果时增厚,小苞片短子花被;使花被略呈五角星状,干后变黑色;雄蕊5,花丝很短;雌花的花柱伸出较长,柱头2。胞果扁球形,包于多对有降脊的花被内,先端露出。种子双凸镜形,黑色,表面有颗粒状点纹。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滩、河谷、路旁、田间等处盐碱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灰黄色。叶多破碎,完整者为丝状条形,无毛。花多着生于叶基部。果实包在宿存的花被内,果皮膜质。种子黑色,直径约2mm。表面具清晰的颗粒状点纹,稍有光泽。

显微鉴别 扫描电镜下观察,种子扁圆形,一边有微突出的胚。表面有颗粒状小点,放大后小点为多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细胞间隔清晰,中间略鼓。

性味微咸;性凉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积。主食积停滞;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9g,鲜品15~30g。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清热,消积。瘰疠、腹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六方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方藤药材名称六方藤别名方茎宽筋藤、翅茎白粉藤来源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六方藤Cissus hexangularis Thorel ex Planch.,以藤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水芹菜

    《中药大辞典》:水芹菜药材名称水芹菜拼音Shuǐ Qín Cài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少花水芹的全草。春、夏、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体无

  • 九节莲

    药材名称九节莲别名光叶崖爬藤、红五加、五爪龙、走游草、毛五加、藤五甲、上树蜈蚣、五加皮、铜丝绊、钝叶崖爬藤来源葡萄科九节莲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ex Laws.) P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桃仁

    《中国药典》:桃仁药材名称桃仁拼音Táo Rén英文名SEMEN PERSIC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Prunus d

  • 华凤仙

    药材名称华凤仙拼音Huá Fènɡ 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

  • 斑竹壳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药材名称斑竹壳拼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

  • 乌灵参

    药材名称乌灵参拼音Wū Línɡ Shēn别名乌苓参、雷震子、乌丽参、鸡(土从)蛋、地炭棍、鸡茯苓出处本品未见本草记载。清代《灌县志》称:“乌苓参,其苗出土易长,根延数丈,结实虚悬空窟中,当雷震时必转

  • 土羌活

    药材名称土羌活拼音Tǔ Qiānɡ Huó别名山羌活(《分类草药性》),路边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根茎。原形态姜花,又名: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1~2米

  • 金龙胆草

    药材名称金龙胆草拼音Jīn Lóng Dǎn Cǎo别名矮脚苦蒿、熊胆草、鱼胆草、苦蒿、细苦蒿、毛苦蒿、油蒿、苦丁、苦艾、苦龙胆草、龙胆蒿、劲直假蓬来源菊科假蓬属植物小苦蒿Conyza blin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