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米百合

米百合

药材名称米百合

拼音Mǐ Bǎi Hé

别名土贝母、土知母、米合贝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米贝母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ritillaria davidii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米贝母 草本,高约10-33cm。鳞茎直径1-2cm,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粒状小鳞片组成。叶基生,1-2枚,具长10-24cm的叶柄;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4-8cm,宽1.5-2.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渐狭,三出脉。茎上无叶。单花顶生,具3-4枚苞片,苞片被针形,花被宽钟状;花被片6,长圆状被针形,黄色,具紫色方格斑纹,内面散生圆形黄色小腺体,基部的上方具圆形蜜腺;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柱比子房略长,连同子房近与雄蕊等长;柱头3裂,裂片长约达花柱的2/5。花期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800-2300m的河边草地或岩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状1.性状鉴别:鳞茎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呈莲座状,直径l-2cm。鳞叶片表面呈粉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易断,断面略显粉质。气微,味微苦。

2.显微鉴别:粉末特征:类白色。

2.1.淀粉粒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灯泡形、卵形。不规则广卵形、贝状卵形、类三角形、菱肉形,稍扁,侧面现长椭圆形,有的较小端稍尖,直径6-60μm,长约至72μm;脐点明显,短缝状、人字状、马蹄状、三叉状、点状或十字状,大多位于较小端;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稀少,细小,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少数,脐点2-3个。多脐点单粒稀少,脐点2-4个,半月形或类圆形,位于中央或较大端。

2.2.气孔大多呈类圆形,直径56-72μm,也有扁圆形,直径至80μm,副卫细胞5-6个。此外,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细小连珠状增厚。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8-30μm。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主痰热咳嗽;咯痰黄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心叶荚蒾根

    《中药大辞典》:心叶荚蒾根药材名称心叶荚蒾根拼音Xīn Yè Jiá Mí Gēn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心叶荚蒾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原形态

  • 麦麸草根

    药材名称麦麸草根拼音Mài Fū Cǎo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细野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gracilis C.H.Wright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胭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胭木药材名称胭木来源夹竹桃科胭木Wrightia tomentosa (Roxb.) Roem. et Schult.,以茎、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贵州、云南。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

  • 檵花根

    《中药大辞典》:檵花根药材名称檵花根拼音Jì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根。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根的煎剂对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

  • 腐巴

    《中药大辞典》:腐巴药材名称腐巴拼音Fǔ Bā别名锅炙(《药性考》),豆腐锅巴(《慈航活人书》)。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煮豆浆时锅底所结之焦巴。功能主治治翻胃,痢疾,血虚淋浊,肠风下血,血风疮。①《药

  • 金腰燕

    药材名称金腰燕拼音Jīn Yāo Yàn别名巧燕来源雀形目燕科金腰燕Hirundo daurica L.,以肉入药。原形态金腰燕大小似家燕,上体蓝黑色,腰有显着的栗黄色横带,下体棕白色。生境

  • 核桃叶

    药材名称核桃叶拼音Hé Tɑo Yè别名胡桃叶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叶。多鲜用,随用随采。性味苦、涩,平。有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象皮种,

  • 禾虫

    《中药大辞典》:禾虫药材名称禾虫拼音Hé Chó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沙蚕科动物疣吻沙蚕的全体。原形态体细长稍扁,长40~80毫米,宽约5毫米,全体有60多个体节。前端背面到口

  • 柘树茎叶

    《中药大辞典》:柘树茎叶药材名称柘树茎叶拼音Zhè Shù Jīnɡ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