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红紫珠

红紫珠

《中药大辞典》:红紫珠

药材名称红紫珠

拼音Hónɡ Zǐ Zhū

别名蓝靛(《广西中兽医药植》)。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

原形态红紫珠,又名:对节树、小红米果、红叶紫珠、细米油珠。

直立灌木,高达3米,全体被柔毛及星状毛。单叶对生,具柄,倒卵形或倒矩圆形,长10~14厘米,宽38~45毫米,先端急尖至锐尖尾,边缘有三角状锯齿,基部心脏形,上面绿色,有柔毛,下面浅绿,侧脉6~12对,被短柔毛,较密生。聚伞花序,径约2~3厘米;苞片细小,卵圆形;萼杯状,萼齿不显着,具腺点;花冠紫红色,长约3毫米,4裂,卵圆形,外面被细毛,有腺点;雄蕊4,花丝长2倍过花冠;雌蕊1,花柱略长过雄蕊,子房上位,秃净;核果球状,直径约2毫米,红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溪边或疏林、丛草中。分布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功能主治《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治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两。外用:研末敷。

注意①治吐血、尿血:红紫珠叶二至三两。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⑦治外伤出血:红紫珠叶研末,撒布患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紫珠

药材名称红紫珠

拼音Hónɡ Zǐ Zhū

英文名Leaf of Reddish Beautyberry

别名小红米果、白金子风、山霸王、野蓝靛、漆大伯、空壳树、对节树、复生药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叶及嫩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licarpa rubella Lind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被黄褐色星郑州志及多细胞腺毛。单叶对生;近无柄;叶片倒卵形名倒卵状椭圆形,长10-20cm,宽3-10cm,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心形、近耳形或偏斜,边缘具细锯齿苦口婆心整齐粗齿,表面微被多细胞单毛,背面被星状毛、单毛、腺毛及黄角腺点;侧脉6-10对。聚伞花序腋生,宽2-4cm,4-6次分歧,被毛与小枝同;花序梗长2-3cm;苞片细小,卵圆形;萼杯状,萼齿湿润着或钝三角形,被星状毛或腺毛及黄色腺点;花冠紫红色、黄绿色或白色,长约3mm,先端4裂,裂片钝圆,被腺毛及黄色腺点;雄蕊4,长为冠的2倍;子房有毛。果实紫红色,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900m的山坡、河谷、林中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嫩枝呈圆柱形,直径0.4-0.9cm,表面灰褐色,被黄褐色星状毛及多细胞腺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遭受部明显。叶多卷曲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8-20cm,宽3-9cm;先端较尖,基部略呈心形,边缘有三角状锯齿,上表面暗棕色,下表面有黄色腺点,两面均有柔毛;叶柄极短,长仅约0.3cm。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平

归经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吐血;咯血;痔敌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广西药植名录》:接骨。治跌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檵花叶

    《中药大辞典》:檵花叶药材名称檵花叶拼音Jì Huā Yè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叶或茎叶。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鞣质和没食子酸。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叶的提取物在试

  • 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獐牙菜药材名称獐牙菜拼音Zhānɡ Yá Cài别名瘤毛獐牙菜、当药来源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

  • 青龙藤

    药材名称青龙藤拼音Qīnɡ Lónɡ Ténɡ别名青龙筋、捆仙丝来源为萝藦科青龙藤属植物青龙藤Biondia henryi (Warb. ex Schltr. et Diels)T

  • 绛梨木子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子药材名称绛梨木子拼音Jiànɡ Lí Mù Zǐ别名打枪子(《分类草药性》),叫梨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叫耳母子,叫铃子(《四川中药志》),

  • 药材名称玉拼音Yù别名玉英、白玉、玄真、纯阳主、赤玉、天妇、延妇出处玉,药用首载于《本经》上品“玉泉”条,谓:“玉泉……一名玉札。生山谷。”1.《吴普本草》曰:“玉泉一名玉

  • 楤木

    药材名称楤木拼音Sǒnɡ Mù别名刺龙包、雀不站、鸟不宿、刺老包来源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Aralia chinensis L.,以根皮和茎皮入药。全年可采,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

  • 岩豆藤花

    药材名称岩豆藤花拼音Yán Dòu Ténɡ Huā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贵州崖豆藤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岩豆藤根"条。功能主治治鼻衄。

  • 盐蒿

    药材名称盐蒿拼音Yán Hāo别名沙漠嘎来源菊科差把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 ex Bess.,以嫩枝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西北。性味辛,温

  • 毛赪桐

    药材名称毛赪桐别名大叶白花灯笼、九连灯来源马鞭草科毛赪桐Clerodendron petasites (Lour.) Moore [C. viscosum Ven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浙江、

  • 石斛露

    药材名称石斛露拼音Shí Hú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兰科植物金银石斛等鲜茎的蒸馏液。性味《中国医学大辞典》:"甘淡咸,寒。"功能主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