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细枝柃

细枝柃

药材名称细枝柃

拼音Xì Zhī Lí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细枝柃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rya loquaiana Dun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细枝柃 灌木或小乔木,高2-5m。顶芽披针形,密生微毛和黄褐色短柔毛;枝条纤细,嫩枝圆柱形,被微毛。叶互生,薄革质;叶柄长3-4mm,幼时微被毛;叶片狭窄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1.3-3.1cm,先端尾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淡绿色,幼时被柔毛,中脉在表面凹下,背面隆起,侧脉7-12对。花单性,雌雄异株,花1-3朵腋生,花梗长1-1.5mm;小苞片2,卵圆形;萼片卵圆形,长约2mm;花瓣倒卵形,较萼片长,雄蕊10-15;雌花苞片及萼片与花瓣同形,子房卵形,无毛,花柱长2-3mm,先端3浅裂。果球形,径2-3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聚头蓟

    药材名称聚头蓟别名葵花大蓟来源菊科聚头蓟Cirsium souliei (Franch.) Matt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性味甘,苦。功能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

  • 猪屎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屎豆药材名称猪屎豆别名野花生、猪屎青、土沙苑子、大马铃来源豆科猪屎豆属植物猪屎豆Crotalaria mucronata Desv.,以根、茎、叶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根

  • 蠮螉

    《中药大辞典》:蠮螉药材名称蠮螉拼音Yē Wēnɡ别名细腰蜂(《庄子》),蒲卢(《毛诗传》),土蜂(《广雅》),缸瓦蜂(《本草求原》)。出处《本经》来源为蜾臝科昆虫蜾臝的全虫。原形态蜾臝(《诗经》)体

  • 太白丽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丽参药材名称太白丽参别名太白土高丽参来源玄参科马先蒿属植物全裂马先蒿Pedicularis dissecta (Bonati ) Pennell et Li,以肉质根入药。秋季

  • 雪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三七药材名称雪三七拼音Xuě Sān Qī别名黑七来源蓼科雪三七Rheum lidjiangense Sa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消炎止痛

  • 小贯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贯众药材名称小贯众拼音Xiǎo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昏鸡头、鸡脑壳、鸡公头、乳痛草来源为鳞毛蕨科贯众属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 Smith,以

  • 川白苞芹

    药材名称川白苞芹拼音Chuān Bái Bāo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白苞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var. sutchuensi

  •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药材名称火油草别名走马风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

  • 番石榴干

    《中药大辞典》:番石榴干药材名称番石榴干拼音Fān Shí Liu Gā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未成熟的干燥幼果。夏、秋采收,晒干。产广东、广西等地。原形态番石榴(《楂物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