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续随子叶

续随子叶

《中药大辞典》:续随子叶

药材名称续随子叶

拼音Xù Suí Zǐ Yè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大戟科植物续随子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千金子"条。

化学成分山柰酚和槲皮素的3-葡萄糖醛酸甙、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见"千金子"条。

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叶汁敷白癜、面皯(’面皯’,《纲目》引作’疬疡’)。"

②《纲目》:"捣叶敷蝎螫。"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续随子叶

药材名称续随子叶

拼音Xù Suí Zǐ Yè

英文名leaf of Caper Euphorbia, leaf of Moleweed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rbia lathyris L.

采收和储藏:随用随采。

原形态续随子 二年生草本,高可达1m。全株含白汁。茎粗壮,分枝多。单叶交互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密,由下而上叶渐增大,线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5-12cm,宽0.8-2.5cm,先端锐尖,基部V形而多少抱茎,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2-4,基部轮生叶状苞片2-4,每伞梗再叉状分枝;苞叶2,三角状卵形;花单性,无花被;雄花多数和雌花1枚同生于萼状总苞内,总苞顶端4-5裂,腺体新月形,两端具短而钝的角;雄花仅具雄蕊1;雌花生于花序中央,雌蕊1,子房三室,花柱3,先端2裂,近于扩展而扁平。蒴果近球形。种子长圆状球形,表面有黑褐色相间的斑点。花期4-7月,果期6-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野生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单叶交互对生,平展,有短柄;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由下而上渐大,长5-12cm,宽0.8-1.3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而多少抱茎,全缘。

化学成分山柰酚(kaemferol)和槲皮素(quercetin)的3-葡萄糖醛酸甙,谷甾醇(sitosterol)等。

药理作用千金子条。

性味苦;微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斑;解毒。主白癜;面皯;蝎螫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叶汁敷白癜、面皯('面皯',《纲目》引作'疬疡')。

2.《纲目》:捣叶敷蝎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齿缘钻地风

    药材名称齿缘钻地风拼音Chǐ Yuán Zuàn Dì 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

  • 樟木子

    药材名称樟木子拼音Zhānɡ Mù Zǐ别名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 牛白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白藤药材名称牛白藤拼音Niú Bái Ténɡ别名广花耳草、土五加皮、涂藤头、土加藤、大叶亚婆巢、接骨丹来源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

  • 蒲葵子

    药材名称蒲葵子拼音Pú Kuí Zǐ别名葵树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蒲葵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vistona chinensis(Jacq.)R.Br.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除去杂质,晒

  • 鲜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鲜黄连药材名称鲜黄连拼音Xiān Huánɡ Lián别名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来源小檗科鲜黄连属植物鲜黄连Jeffersonia dubia (Maxim.

  • 掉毛草

    药材名称掉毛草拼音Diào Máo Cǎo别名红毛山藤、火把花、黄藤根、雷公藤来源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evl.)Hut

  • 鸡胆

    《中药大辞典》:鸡胆药材名称鸡胆拼音Jī Dǎn出处《别录》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性味苦,寒。①《别录》:"微寒。"②《纲目》:&qu

  • 大叶紫苏

    药材名称大叶紫苏拼音Dà Yè Zǐ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大叶香薷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tzia flava(Benth.)Bent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向日葵根

    《中药大辞典》:向日葵根药材名称向日葵根拼音Xiànɡ Rì Kuí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根。原形态详"向日葵子"条。化学成

  • 大叶马尾连

    《中药大辞典》:大叶马尾连药材名称大叶马尾连拼音Dà Yè Mǎ Yǐ Liá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叶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原形态大叶唐松草,又名:蓝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