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白蹄

苦白蹄

药材名称苦白蹄

拼音Kǔ Bái Tí

别名阿里红、落叶松茸、药用层孔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药用拟层孔菌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mitopsis officinalis(Vill.ex Fr.)Bond.et Sing.[Fomes officinalis(Vill.ex Fr.)Am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切去粗糙外皮,晒干,磨碎。

原形态药用拟层孔菌 子实体多年生。木质,蹄形、球形至钟形,侧生无柄,(5-13)cm×(4-19)cm,厚5-18cm。盖面白色至灰白色,常有一层薄薄的绒毡层,后渐脱落至光滑,有污白色至土黄色的污斑,老熟后呈淡灰黑色,表面变粗糙,出现不规则的龟裂;盖缘钝,全缘。管口面白色;管口圆形,管壁较厚,每1mm间4个,老熟后或干后管口面呈污灰色至淡灰黑色;菌管多层,每层厚约1cm,初期白色,后期渐成淡黄色。菌肉灰白色,幼时近肉质,软而脆,老熟后成白垩质或干酪质,易碎,味甚苦。孢子卵圆形,光滑,无色,(4-5)μm×(3.5-4)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m左右的衰老的落叶松树干基部或伐桩上,也生于其他针叶树上,偶见生于栎等阔叶树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多呈马蹄形,或不规则瘤状,与树干着生面扁平,直径8-30cm以上。表面淡黄色或灰棕色,较粗糙,有时可见同心环纹或不规则裂隙,边缘钝。管口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管口圆形,每1mm间3-4个。纵剖面可见菌管多层。质轻,疏松,易碎,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苦、微甘。

2.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黄色。菌丝无色、无隔,有分枝,直径3-4μm。孢子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5-5μm。

化学成分全草含羊毛甾醇(lanosterol),硫色多孔菌酸(sulphurenic acid),齿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 acid),齿孔醛(eburical),齿孔醇(eburicol),齿孔二醇(eburicodiol),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 acid),去氢齿孔酮酸(dehydroeburiconic acid),及苦白蹄酸(officinalic acid)。

药理作用齿孔酸使动物汗腺周围血管收缩而止汗,但不影响汗腺分泌,亦不扩瞳,作用约持续20分钟。 内服齿孔酸,对胃有刺激作用。

鉴别(1)本品粉末易溶于氨水或碱液,遇水呈粘稠状。

(2)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①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干后,喷溴酚蓝试液,在蓝色背景下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②取滤液1ml于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冰醋酸及醋酐各1ml溶解,加硫酸1-2滴,溶液由棕黄色渐变棕红色,并有污绿色荧光。(检查三萜类)

性味甘;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利尿;解蛇毒。主咳嗽;哮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咽喉肿痛;牙周炎;尿路结石;水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注意不宜过量服用。过量可引起伞菌酸中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沙地娃儿藤

    药材名称沙地娃儿藤别名老虎须来源萝藦科沙地娃儿藤Tylophora arenicola Mer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功能主治主治跌打瘀肿,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蛤蟆草

    药材名称蛤蟆草别名细叠子草来源紫草科斑种草属植物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Turcz.) Bunge,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去净泥土,晒干。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榼藤

    《中药大辞典》:榼藤药材名称榼藤拼音Kē Ténɡ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原形态榼藤(《南方草木状》)常

  • 樱桃叶

    《中药大辞典》:樱桃叶药材名称樱桃叶拼音Yīnɡ Táo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性味甘苦,温。①《纲目》:&

  • 血经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血经草药材名称血经草别名狼尾巴草、狼尾花、红丝麻、青桩莲、鹭鸶连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狼尾珍珠菜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的全草,其根状茎亦单独入药。

  • 阳桃花

    《中药大辞典》:阳桃花药材名称阳桃花拼音Yánɡ Táo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功能主治治寒热往来。

  • 三月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月花药材名称三月花别名报春花、华紫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三月花Primula sinopurpurea Balf. f.,以根或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红河。性味麻、微苦,微温。功能主

  • 丛毛榕根

    《中药大辞典》:丛毛榕根药材名称丛毛榕根拼音Cónɡ Máo Rónɡ Gēn别名铁牛入石、竹叶牛奶仔、小叶钻石风、奶汁草(《福建中草药》)。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

  • 鸟巢菌

    药材名称鸟巢菌拼音Niǎo Cháo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鸟巢菌科真菌粪生黑蛋巢菌和隆纹黑蛋巢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athus stercoreus (Schw.)de Toni

  • 芦竹箨

    《中药大辞典》:芦竹箨药材名称芦竹箨拼音Lú Zhú Tuò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箨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