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蒙自虎耳草

蒙自虎耳草

药材名称蒙自虎耳草

拼音Ménɡ Zì Hǔ ěr Cǎo

别名岩耳巴、反背红、红岩草、心叶蒙自虎耳草、大虎耳草

出处《红河中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蒙自虎耳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基生叶具长柄,长5~15厘米,肉质,疏生白色长毛;叶片心形,长4~9厘米,宽4~10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钝齿,每齿又具不规则钝齿及疏被白色粗毛,上面绿色,下面有紫红色斑晕,疏被白色长毛。茎上叶互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0.5~1厘米,膜质。花茎自根都抽出,高达40厘米,疏被棕色粗毛;圆锥花序披散,花冠黄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阴湿崖壁或溪畔。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中耳炎,乳腺炎,皮肤溃疡,无名肿毒,外伤出血,麻疹,高热,咳嗽,支气管炎,皮肤过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汁滴耳或捣敷。内服:煎汤,2~3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芭蕉根

    《中药大辞典》:芭蕉根药材名称芭蕉根拼音Bā Jiāo Gēn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汉书》)

  • 大鳞毛蕨

    药材名称大鳞毛蕨拼音Dà Lín Má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广布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expensa(Presl)Fraser-Jenkins et

  • 小米草

    《中药大辞典》:小米草药材名称小米草拼音Xiáo Mǐ Cǎo别名心木涕区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茎

  • 师实

    药材名称师实拼音Shī Shí英文名Sieve Sedge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师草实、海米、砂贡子出处出自《海药本草》。张华《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稔熟,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

  • 倒生根

    《中药大辞典》:倒生根药材名称倒生根拼音Dǎo Shēnɡ Gēn别名乌泡倒触伞、两头草、乌龙毛(《重庆草药》),过江龙(《陕西中草药》)。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全年可采,以9~

  • 椰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椰子药材名称椰子拼音Yē Zi来源棕榈科椰子属植物椰子Cocos nucifera L.,以果肉汁和果壳入药。果实成熟时采集,随时取肉汁及果壳供用。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果肉汁:补虚

  • 翁波

    药材名称翁波拼音Wēnɡ Bō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苞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bracteata R

  • 寻骨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寻骨风药材名称寻骨风拼音Xún Gǔ Fēnɡ来源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

  • 熊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掌药材名称熊掌拼音Xiónɡ Zhǎnɡ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

  • 杧果钉

    药材名称杧果钉拼音Mánɡ Guǒ Dìnɡ别名刺果苏木来源豆科杧果钉Caesalpinia cris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台湾。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祛瘀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