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螺厣草

螺厣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螺厣草

药材名称螺厣草

拼音Luó Yǎn Cǎo

别名飞龙鳞、石耳垂、石瓜子瓜子莲、猫龙草、镜面草

来源蕨类水龙骨科伏石蕨属植物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肺脓肿,肺结核咯血,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淋巴结结核,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外用治疔疮肿毒,皮肤湿痒,中耳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或绞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螺厣草

药材名称螺厣草

拼音Luó Yǎn Cǎo

别名镜面草(《杨氏家藏方》),蟢儿草、地连钱(《纲目拾遗》),抱树莲(《中国蕨类植物图谱》),抱石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山豆丬草、血草(《福建民间草药》),石耳坠、痞子药(《贵州民间药物》),石瓜子、瓜子草、瓜子莲(《湖南药物志》),金指甲、风不动、金茶匙(《闽东本草》)。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全草带根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附生草本。根状茎细长,绿色,匍匐;鳞片疏生,黄褐色,透明,卵状披针形,基部圆形,不规则分叉,上部细长,全缘。叶柄基部有节,密被鳞片;叶疏生,异形;营养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圆形或椭圆形,全缘,长1.5~2.5厘米,宽1~1.5厘米;孢子叶细长,舌形或线形,长3~4厘米,宽2~3毫米;叶脉不明显,网状,网脉不到叶边。孢子囊群多连合呈线形,位于中脉与叶缘之间,略近中脉,被多数盾状、有柄的鳞片,不具子囊群盖。孢子近肾形,透明平滑。

生境分部生于树上或潮湿的岩石上。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蕨甾醇、蜕皮松、蜕皮甾酮、伏石蕨甾酮。

性味辛,凉。

①《纲目》:"味辛。"

②《王安卿采药志》:"性凉。"

③《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苫,寒。"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治肺痈,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痈肿,疥癞,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①《本草拾遗》:"主痈肿,风疹,脚气肿。捣敷之,亦煮汤洗肿处。"

②《纲目》:"治小便出血,吐血,衄血,龋齿痛。"

③《王安卿采药志》:"治肺火结成脓血痈疽。"

④《福建民间草药》:"清肺疗咳,退热止血。"

⑤《贵州民间药物》:"理气,除风湿,消痞块。治痞块,风湿疼痛,痨伤咳嗽。"

⑥《湖南药物志》:"治温热病、痢疾、心气痛、月经不调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2~4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吐血,衄血:镜面草水洗,擂酒服。(《朱氏集验医方》)

②治肺痈吐脓:螺厣草二两,冰糖半两。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肺热咳血:螺厣草四两,猪肺四两。加水适量,煎成一碗,分两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小便后出鲜血数点而不疼,如是一月,饮酒则甚:镜面草汁一器,入少蜜,水进二服。(《陈日华经验方》)

⑤治痞块:石耳坠一两,炖猪大肠服食。(《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小儿头疮:镜面草日干为末,和轻粉、麻曲敷之。(《杨氏家藏方》)

⑦治手指肿毒及指恶疮,消毒止痛:镜面草捣烂敷之。(《寿域神方》)

⑧治蛇缠恶疮:镜面草,入盐杵烂敷之。(《纲目》)

⑨治创伤出血:螺厣草茎心,捣匀后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风湿疼痛:石耳坠一两,煎酒服。(《贵州民间药物》)

⑾治牙齿虫痛:镜面草,不拘多少,以水缸下泥捣成膏,入香油二、三点,研匀,贴于痛处腮上。(《乾坤生意》)

⑿治风火牙痛:螺厣草茎心五钱。酌冲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⒀解鼠莽毒:镜面草自然汁、清油各一杯。和服,即下毒三、五次,以内粥补之,不可迟。(《医说》)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螺厣草

药材名称螺厣草

拼音Luó Yǎn Cǎo

英文名Littleleaf Lemmaphyllum

别名镜面草、蟢儿草、地连钱、石龙、石茶抱树莲、抱石莲、山豆丬草、血草、石耳坠、痞子药、石瓜子、瓜子草、瓜子莲、金指甲、风不动、金茶匙、铁指甲、飞龙鳞、猫龙草、铺地阴桃、石南瓜、靠背金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螺厣草,藤生石上。似螺厣,微带赤色,背有少毛。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伏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mmaphyllum microphullum Presl[Drymoglossum microphyllum(Presl)C.Ch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附生小型植株。根茎纤细,长而横生,淡绿色,疏被淡褐色、钻形鳞片,基部近圆形,粗筛孔状,全缘。叶远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极短,长2-3mm;叶片卵圆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8-12mm,先端圆,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孢子叶的叶柄长约1cm;叶片缩狭呈舌状或狭披针形,长2.5-3.5cm,宽2-3mm,干后边缘反卷;叶脉不明显,小脉连结成网状,内藏小脉单一而呈棒状;叶肉质,光滑或疏被褐购、卵形鳞片。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脉与叶边之间,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均是野生。

性状药物以干净、味辛苦、凉者为佳。

化学成分石蕨全草中含有三萜化合物:α-芒柄花二烯(α-onoceradiene),β-芒柄花二烯(β-onoceradiene),7,14-芒柄花二烯(onocera-7,14-diene),7,13-芒柄花二烯(onocera-7,13-diene),7,14(27)-芒柄花二烯[onocera-7,14(27)-diene],8,14(27)-芒柄花二烯[onocera-8,14(27)-diene],α-水龙骨萜四烯(α-polypodatetraene);还含有甾体化合物:蕨甾酮(ptero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和伏石蕨甾酮(lemmasterone)。

炮制去除泥土及杂质。

性味辛;凉;微苦

归经肺;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肺热咳嗽;肺痈;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鲜品60-1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绞汗滴耳。

注意寒凝者慎用。

复方①治吐血,衄血:镜面草水洗,擂酒服。(《朱氏集验医方》)②治肺痈吐脓:螺原草二两,冰糖半两。加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③治肺热咳血:螺躇草四两,猪肺四两。加水适量,煎成一碗,分两次服。(《福建民间草药》)④治小便后出鲜血数点而不疼屈口是一月,饮酒则甚:镜面草汁一器,入少蜜,水进二服。(《陈日华经验方》)⑤治痞块:石真坠一两,婉猪大肠服食。(《贵州民间药物》)⑥治小儿头疮:镜面草日干为末,和轻粉麻油敷之。(《杨氏家藏方》)⑦治手指肿毒及捐恶疮,消毒止痛:镜面草捣烂敷之。(《寿域神方》)⑧治蛇缠恶疮:镜面草,入盐粹烂敷之。(《纲目》)⑨治创伤出血:螺康草茎心,捣匀后外敷。(《福建民间草药》)⑩治风湿疼痛:石耳坠一两,煎酒服。(《贵外旧间药物》)(11)治牙齿虫痛:镜面草,不拘多少,以水缸下泥捣成营,入香油二、三点,研匀,贴于病处腮上。(《蔑坤生意》)(12)治风火牙痛t螺降草茎心五钱。酌冲开水熄服。(《福建民间草药》)(13)解鼠莽毒:镜面草自然汁、渭油备一杯,和服,即下毒三、五次,以肉粥补之,不可迟。(《医说》)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痈肿,风疹,脚气肿。捣敷之,亦煮汤洗肿处。

2.《纲目》:治小便出血,吐血,顺血,龋齿痛。

3.《王安卿采药志》:治肺火结成脓血痈疽。

4.《福建民间草药》:清肺疗咳,退热止血。

5.《贵州民间药物》:理气,除风湿,消痞块。治痞块,风湿疼痛,密伤咳嗽。

6.《湖南药物志》:治温热病、痢疾、心气痛、月经不调等证。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蜀葵苗

    《中药大辞典》:蜀葵苗药材名称蜀葵苗拼音Shǔ Kuí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性味《千金·食治

  • 橘白

    《中药大辞典》:橘白药材名称橘白拼音Jú Bái出处《本草便读》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选取新鲜的橘皮、用刀扦去外层红皮(即橘红)后,取内层的白皮,

  • 小巢菜

    《中药大辞典》:小巢菜药材名称小巢菜拼音Xiǎo Cháo Cài别名翘摇(《本草拾遗》),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纲目》),雀野豆、野豌豆、雀野豌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

  • 番泻叶

    《中国药典》:番泻叶药材名称番泻叶拼音Fān Xiè Yè英文名FOLIUM SENNAE别名泻叶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

  • 摇钱树根

    药材名称摇钱树根拼音Yáo Qián Shù Gēn出处本品以(木回)树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木回)树,滇、黔有之,湖南辰沅山中尤多。木性坚重,造船者取以为柁。叶如檀,秋时梢端结实,如红

  • 牦牛角

    《全国中草药汇编》:牦牛角药材名称牦牛角拼音Máo Niú Jiǎo别名毛犀、牦牛、旄牛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

  • 多穗石柯叶

    《中药大辞典》:多穗石柯叶药材名称多穗石柯叶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Yè别名甜茶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春、夏采收。原形态

  • 雕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雕骨药材名称雕骨拼音Diāo Gǔ别名鹰骨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 spp.;鹰Accipiter spp.;金雕Aquila chrysaetos (L.);海雕Halia

  • 秃疮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秃疮花药材名称秃疮花拼音Tū Chuānɡ Huā别名秃子花、勒马回[陕西]来源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Fedde

  • 满山红根

    药材名称满山红根拼音Mǎn Shān Hónɡ Gēn出处枣庄市《医药卫生科技资料汇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的根。功能主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鲜满山红根(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