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象肉

象肉

《中药大辞典》:象肉

药材名称象肉

拼音Xiànɡ Ròu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水化物(如糖原)、有机酸、非蛋白性含氮物质(如肌酸)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的三甘油酯含棕榈酸极高。蛋白质主为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动球蛋白、白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其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温带动物的肉丰富得多。

性味甘淡,平。

①《本草拾遗》:"味咸酸。"

②《开宝本草》:"味淡。"

③《纲目》:"甘淡,平,无毒。"

功能主治《开宝本草》:"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象肉

药材名称象肉

拼音Xiànɡ Ròu

英文名Elephant as food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原形态亚洲象,身体头庞大,体高可达2.5m,重可达5-6t。头长大,前额凹,颈短。耳较大,似蒲扇,向后遮盖颈部两侧,眼睛小。鼻吻呈圆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至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筒形,突出甚长,舒展伸缩自如,可垂到地面,下面较细,末端为鼻孔,杯口状,前缘有一指状突起,是持握器管。雄象上颌门齿突出口外,略向上翘,长达1.5-1.8m,全齿呈圆锥体状,每对象牙重约20kg。四肢粗壮,前肢5趾,后肢4趾,尾短而细。全身灰色或棕灰色,皮厚,皱褐多,稀疏地散生着粗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湿度较高的热带、亚热带或其复合类型的沟谷,山坡及稀树地带。具群居性,性喜水,早晨及夜晚觅食,爱吃野芭蕉芦类、棕叶芦、董棕、各种竹类。

资源分布:分布于亚洲南部各国,我国仅云南南部及西南部有分布,数量不多。

化学成分主要含蛋白质外,尚有脂肪、碳水化物(如糖原)、有机酸、非蛋白性含氮物质(如肌酸(creatine)和无机盐等。脂肪组织的三甘油脂含棕桐酸(palmitic acid)极高。蛋白质主力肌球蛋白(myosin)、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globin)、 肌动球蛋白(actomyosin)、清蛋白(albumin)、肌红蛋白(myoglobin)、血红蛋白(hemoglobin)。其所含维生素比一般温带动物的肉丰富得多。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疗疮。主秃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涂。

注意《开宝本草》:“不堪啖。多食令人体重。”

各家论述1.《开宝本草》:主秃疮,作灰和油涂之。

2.《本经逢原》:象油,能去垢涤痰。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大香

    药材名称土大香拼音Tǔ Dà Xiānɡ别名云南茴香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云南八角的成熟果实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simonsii Maxim.[I.yunna-nense(

  • 老米酒树

    药材名称老米酒树别名糯米果、碎米果、冷饭果、老米酒、老米醋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珍珠荚蒾Viburnum foetidum Wall. var. ceanothoides (C. H. Wright)

  • 喉咙草

    《中药大辞典》:喉咙草药材名称喉咙草拼音Hóu Lónɡ Cǎo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草木便方》),铜钱草、白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索河花(《植物名汇》)

  • 一窝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窝鸡药材名称一窝鸡拼音Yì Wō Jī别名小百部[云南]、小天冬、山百部、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来源百合科一窝鸡Asparagus lycopodineus W

  • 马桑

    药材名称马桑拼音Mǎ Sānɡ别名马鞍子、水马桑、千年红、紫桑、野马桑、红马桑、醉鱼儿、闹鱼儿、四联树、黑果果、黑虎大王、黑龙须、乌龙须[根名]来源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马桑Coriaria sinica

  • 瓜子莲

    药材名称瓜子莲别名云南猪屎豆来源豆科瓜子莲Crotalar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根:主治跌打损伤。叶:治疮毒

  • 柠檬

    《全国中草药汇编》:柠檬药材名称柠檬拼音Nínɡ Ménɡ别名黎檬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柠檬Citrus limonia Osbeck,以果与根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采。性味果:酸

  • 福建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福建胡颓子叶拼音Fú Ji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蜜环菌

    药材名称蜜环菌拼音Mì Huán Jūn别名糖蕈、榛蘑、蜜色环菌、蜜蘑、栎菌、根索菌、根腐菌、栎蕈、小蜜环菌出处曾占春《皇和蕈谱》载:“初茸者即糖蕈也。此蕈含苞未发,深卷,新鲜者味尤美,已张伞者味粗,

  • 滚龙草

    药材名称滚龙草拼音Gǔn L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城口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manes fargesii Christ[Vandenboschia far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