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过腰蛇

过腰蛇

药材名称过腰蛇

拼音Guò Yāo Shé

英文名tridentata Merremia

别名旋花凉粉草、飞洋草、山茑萝藤、野通心菜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过腰蛇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 tridentata ( L. ) Hall. F. Subsp. Hastata ( Desr.) V. Ooststr.[Convolvulus hastatus Desr.; Merremia hastata (Desr.) Hal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

原形态平卧或攀援草本。茎细长,具细棱至近于具狭翅。单叶互生;无叶柄或具长1-3mm的叶柄;叶片线形、线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狭圆菜,至基部稍扩大,长2.5-6.5cm,宽0.4-1.1cm,先端锐尖或钝,有明显的小尖头,基部戟形,有时抱茎,全缘仅于基部扩大部疏生锐齿,两面近于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苞片小,钻状;萼片5,卵状披针形,等长或外萼征稍短,无毛;花冠黄色或白色,漏斗状,无毛;雄蕊5,花丝基部稍宽,散生柔毛,花药不抟曲;子房无毛。蒴果球形或卵形,4瓣裂。种子4颗,卵圆形,黑色,无毛。花其几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260m的旷野沙地、路旁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多糖。

性味辛;温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株,外用,治骨节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公英叶风毛菊

    药材名称公英叶风毛菊拼音Gōnɡ Yīnɡ Yè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dandelion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叶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

  • 杨栌耳

    《中药大辞典》:杨栌耳药材名称杨栌耳拼音Yánɡ Lú ěr别名杨庐耳(《政和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寄生于杨栌树上的木耳。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 虎肉

    药材名称虎肉拼音Hǔ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②《本草衍义》:"微咸。"

  • 药用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药用小阴地蕨拼音Yào Yònɡ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萁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药用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officinale(C

  • 随手香

    药材名称随手香别名洗手香、带手香、路边香、三柰香来源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随手香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us Engl., f. suaveolens C.

  • 酥油

    药材名称酥油拼音Sū Yóu别名奶油、牦牛油来源偶蹄目牛科牦牛Poephagus grunniens (L.)[Bos grunniens L.],以乳中炼出的脂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 小人参

    药材名称小人参拼音Xiǎo Rén Sh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心叶党参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肥壮,倒圆锥形,肉质白色,有须根。茎1~2枚,倾斜或攀援状,全体

  • 枪花药

    药材名称枪花药拼音Qiānɡ Huā Yào英文名flower of Hypoestes别名大叶理肺药出处始载于《云南临沧、耿马》。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菊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chn

  • 绿豆衣

    药材名称绿豆衣拼音Lǜ Dòu Yī别名绿豆皮来源豆科菜豆属植物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的种子皮。性味甘,寒。功能主治解热毒,退目翳。用法用量1~3钱,煎服。备注(1)

  • 山半夏

    药材名称山半夏拼音Shān Bàn Xià别名土半夏、土附子、土田七、小黑牛、马蹄跌打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马蹄犁头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trilobatum(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