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野枇杷

野枇杷

药材名称野枇杷

拼音Yě Pí Pá

别名枇杷

出处《江西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绒毛桢楠。夏、秋季采收。

原形态绒毛桢楠,又名:猴高铁香胶木

常绿乔木,高可达18米,直径40厘米;枝、芽、叶下面和花序都密生锈色绒毛。叶互生,革质,矩圆形、卵状矩圆形或倒卵形,长7.5~13厘米,宽2.2~4.5厘米,基部楔形,具羽状脉;叶柄长1~1.2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近于无总花梗;花黄绿色;花被片6,宿存,反曲,有锈色绒毛,内轮花被片卵形,外轮花被片小而狭;能育雄蕊9,第3轮雄蕊花丝基部有绒毛,腺体心形,着生在花丝基部以上;子房淡红色。果实球形,直径约4毫米,紫红色。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消肿止痛。

复方①治支气管炎:野枇杷叶(去毛)、桑叶、野菊花叶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治烫伤:野枇杷根或叶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或水煎外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尖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槐藤药材名称尖槐藤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尖槐藤Oxystelma esculentum (L. f.) F. A. Schult.,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葱叶

    药材名称葱叶拼音Cōnɡ Yè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化学成分叶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多种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药理作用100%的葱煎

  • 树头芭蕉

    药材名称树头芭蕉别名大树头芭蕉、轨吞[傣语]、野芭蕉来源芭蕉科树头芭蕉Ensete wilsonii (Tutch.) E. E. Cheesm.,以全株入药。原形态树头芭蕉为生长在大树桠杈上或大树椿

  •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药材名称假地豆拼音Jiǎ Dì Dòu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 麻腐

    药材名称麻腐拼音Má Fǔ别名胡麻腐(《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药镜》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和合绿豆真粉的加工制成品。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功能主治①

  • 玫瑰花

    《中国药典》:玫瑰花药材名称玫瑰花拼音Méi Gui Huā英文名FLOS ROSAE RUGOSAE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将开放

  • 跌打老

    《中药大辞典》:跌打老药材名称跌打老拼音Diē Dǎ Lǎo别名大五托、川掌莲、五叉虎、牛拉力(《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樟科植物轮叶木姜子的茎、叶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轮叶木姜子,又

  • 石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草鞋药材名称石草鞋拼音Shí Cǎo Xié别名铁草鞋、铁足板来源萝藦科香花球兰Hoya lyi Lev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

  • 瓠子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

  •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药材名称栗树根拼音Lì Shù Gēn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栗的树根。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功能主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