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锦地罗

锦地罗

药材名称锦地罗

拼音Jǐn Dì Luó

别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去花茎的全草。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原形态锦地罗,又名:五柱毛毡苔。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旋叠状排列,层层重叠如铜钱;叶片倒卵状匙形,长6~10毫米,宽约6毫米,前部边缘有红色腺毛,基部渐狭而成柄;托叶膜质。花茎1~3枚,自叶丛抽出,高6~22厘米,柔弱,无毛;总状花序;小花具柄,长约3毫米;花萼钟形,裂片5,长约3毫米,狭卵形,先端短尖;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雄蕊5;子房近球形,无毛,花柱5,线形,有流苏状柱头。蒴果背裂,种子多数。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湿草地。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性状干燥全草,叶片倒卵状匙形,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的根;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顶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花茎的基部;花茎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花朵。气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性味甘淡,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陆川本草》:"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

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

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

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紫花鱼灯草

    《中药大辞典》:紫花鱼灯草药材名称紫花鱼灯草拼音Zǐ Huā Yú Dēnɡ Cǎo别名断肠草(《草木便方》),羊不吃(《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罂粟科植物刻叶紫

  • 霸王七

    《中药大辞典》:霸王七药材名称霸王七拼音Bà Wánɡ Qī别名万年炦、炦七。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9~12月间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大毛红花

    药材名称大毛红花拼音Dà Máo Hónɡ Huā别名大巴巴叶、大红毛叶、大钩藤叶(《云南中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梧桐科植物大翅子树的树皮。全年可采。切

  • 无花果根

    《中药大辞典》:无花果根药材名称无花果根拼音Wú Huā Guǒ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桑科植物无花果的根,秋后采收。原形态详"无花果"条。功能主治治筋骨疼痛,痔

  • 美穗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美穗草药材名称美穗草别名高山四方麻、黑升麻、咳药、叶下红、小寒药、反背红来源玄参科美穗草Calorhabdos brunoniana (Wall.) Benth.,以根状茎入药。生

  • 马瓞儿

    药材名称马瓞儿拼音Mǎ Dié ér别名老鼠担冬瓜(《生草药性备要》),野苦瓜、扣子草(《植物名实图考》),老鼠拉冬瓜、老鼠拉金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救荒本草》来

  • 大黑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黑蒿药材名称大黑蒿拼音Dà Hēi Hāo别名密花艾纳香来源菊科大黑蒿Blumea densiflora (Wal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

  • 白毛夏枯草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药材名称白毛夏枯草拼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

  • 天葵子

    《中国药典》:天葵子药材名称天葵子拼音Tiān Kuí Zǐ英文名RADIX SEMIAQUILEGIAE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

  • 蝙蝠葛

    药材名称蝙蝠葛拼音Biān Fú Gě别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