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镰片假毛蕨

镰片假毛蕨

药材名称镰片假毛蕨

拼音Lián Piàn Jiǎ Máo Jué

英文名herb of Falcate-lobe Pseudocyclosorus

别名凤尾草

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镰片假毛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ocyclosorus falcilobus (Hook.) Ching[Lastrea falcilobus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60-120cm。根茎短而直立,粗1-1.5cm,与叶柄基部疏被黄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先端渐尖,全缘。叶簇生;叶柄长20-30cm,深禾秆色,基部稍膨大,疏被灰白色柔毛,上面有2-3条纵沟;叶片近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50-100cm,宽10-25cm,先端长尾状渐尖并为深羽裂,基部缩狭,下部二回深羽裂,上面仅羽轴及中脉有毛,下面沿叶轴、羽轴及小羽轴披针状毛;羽片25-30对,互生,斜展,无柄,线状披针形,中部的长8-15cm,宽6-10mm,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羽状深裂几达叶轴,在着生片的叶轴下面有1个褐色瘤状的气囊体,下部数对突然缩短成耳形至线形;裂片镰状长圆形,22-25对,密接,偏斜,先端短尖,基部上侧的裂片较长,全缘;叶脉在裂片上为羽状,单一,每裂片上7-8对,基部上侧1脉达缺刻,下侧1脉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侧脉中部,每裂片有6-7对,囊群盖圆肾形,红褐色,无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100m的山溪谷旁或路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福建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入心、大肠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生肌敛疮。主痢疾;肠炎;烧火伤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外用:适量,煎浓汁涂。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用于痢疾、烧烫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杨翠木

    药材名称杨翠木别名白菁檀梨、假海桐、羊耳朵树来源茶茱萸科杨翠木Pittosporopsis kerri Craib,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治感冒,流感发热,百日咳,疟疾

  • 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飞天蜈蚣拼音Fēi Tiān Wú Gōnɡ别名蜈蚣草、神仙对坐草、石上蜈蚣、落地蜈蚣、百足草(《陆川本草》),铁斑鸠、巴岩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 盐蒿

    药材名称盐蒿拼音Yán Hāo别名沙漠嘎来源菊科差把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 Turcz. ex Bess.,以嫩枝叶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山西、西北。性味辛,温

  • 猬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猬菊药材名称猬菊来源菊科猬菊Takaikatzuchia lomonossowii (Trautv.) Kitag. et Kit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华北、甘

  • 木虾公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虾公药材名称木虾公别名上树虾、虾公脊、鸡背石斛、金黄泽来源兰科石斛属植物虾脊石斛Dendrobium jenkinsii Wall. ex Lindl.[D. aggregatu

  • 赛番红花

    《中药大辞典》:赛番红花药材名称赛番红花拼音Sài Fān Hónɡ Huā别名菖蒲莲、红玉帘、风雨花(《华北习见观赏植物》),旱水仙、空心韭菜(《贵州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

  • 锯齿溪蟹

    药材名称锯齿溪蟹拼音Jù Chǐ Xī Xiè英文名Crenated Crab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溪蟹科动物锯齿溪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amon denticu

  • 粘人花

    《中药大辞典》:粘人花药材名称粘人花拼音Zhān Rén Huā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贵州民间药物》),野豆子、牛巴嘴(《四川中药志》),山蚂蝗、过路黄(《云南中草药》),瓦子草(《中国高

  • 肾炎草

    《中药大辞典》:肾炎草药材名称肾炎草拼音Shèn Yán Cǎo别名杏叶兔耳风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菊科植物倒卵叶兔耳风的全草。夏、秋采收。切碎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

  • 鸡冠虫

    药材名称鸡冠虫拼音Jī Guān Chónɡ别名红娘[重庆]来源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隐纹豆芫菁Epicauta cryptogramaca,sp.nov,以全虫(去头、足、翅)入药。生境分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