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长毛风毛菊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

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hieracioides Hook. F. [S. uillosa Franch.]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长毛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根茎肥厚,顶端密被膜质残存叶柄;茎被白以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6cm,宽2-3cm,先端稍尖,基部狭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齿,两面被疏长柔毛或仅叶缘有睫毛;茎生叶1-3,条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2-3.5cm;总苞卵状钟形,长约2cm;总苞片3层,全部或边缘紫色,基部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条形,3层,绿黄色;托片长短不等;小花管状,紫色,长达2cm。瘦果圆柱状,长3-4cm,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5200m的高山草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泻水逐饮。主水肿;腹水;胞腔积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种水肿。分布于甘肃西部、青海、湖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丁香

    药材名称小丁香拼音Xiǎo Dīnɡ Xiānɡ别名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

  • 大驳骨丹

    《中药大辞典》:大驳骨丹药材名称大驳骨丹拼音Dà Bó Gǔ Dān别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接骨草、救命王(《南宁市

  • 草木樨

    药材名称草木樨拼音Cǎo Mù Xī别名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来源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 毛杨梅皮

    药材名称毛杨梅皮拼音Máo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esculenta Buch.-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或结合栽培

  • 出山虎

    药材名称出山虎拼音Chū Shān 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

  • 鳞始蕨

    药材名称鳞始蕨拼音Lín Shǐ Jué英文名Fragrant Lindsaea别名土黄连、还魂草、猪毛七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药材名称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性

  • 鸭卵

    《中药大辞典》:鸭卵药材名称鸭卵拼音Yā Luǎn别名鸭子(孟诜),鸭蛋(《医钞类编》)。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蛋。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

  • 枳椇木皮

    《中药大辞典》:枳椇木皮药材名称枳椇木皮拼音Zhǐ Jǔ Mù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纲目》:&qu

  • 赤腹松鼠

    药材名称赤腹松鼠拼音Chì Fù Sōnɡ Shǔ英文名Sciurus;Squirrel别名红腹松鼠、松鼠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松鼠科动物赤腹松鼠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