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顺地红

顺地红

药材名称顺地红

拼音Shùn Dì Hónɡ

别名猪蹄甲子(陕西)。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川鄂爬山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thenocissus henryana(Hemsl.)Diels et Gilg[Vitis henry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除去细根,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川鄂爬山虎木质藤本。小枝四棱形,幼时常为红色,无毛或有柔毛。卷须多分枝,与叶对生,末端有吸盘。叶为掌状复叶,总叶柄长4-5cm,常为紫红色;小叶5,倒卵形或椭圆形;中央小叶长5-8cm,宽2-3cm,先端急尖,有时尖头钝,基部楔形;两侧小叶较小,外侧小叶长约2cm,宽约1.2cm,稍偏斜,均有小叶柄,上面绿色,下面常为红紫色,在向阳处两面均为绿色,边缘上部有4-6齿。花两性,聚伞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长2-10cm;花绿色,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盘状,全缘;花瓣5;雄蕊5,长约2mm,与花瓣对生;子房圆锥状,花盘不明显,浆果球形,直径6-8mm,熟时紫黑色。种子2-4颗。花期6-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m左右的山坡路旁、石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湖北等地。

功能主治破血散瘀;消肿解毒。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风湿骨痛;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回回豆

    《中药大辞典》:回回豆药材名称回回豆拼音Huí Huí Dòu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 射罔

    《中药大辞典》:射罔药材名称射罔拼音Shè Wǎnɡ出处《本经》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草乌头汁制成的膏剂。性味苦,热,有毒。①《药对》:"温。"②《本草经集注》:"大

  • 蓬莱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蓬莱葛药材名称蓬莱葛别名多花蓬莱葛来源马钱科蓬莱葛Gardneria multiflora Makino,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西南。功能主治祛风活血。主治关节炎;外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黄花蒿

    药材名称黄花蒿拼音Huánɡ Huā Hāo别名臭蒿、草蒿(《日华子本草》),香丝草、酒饼草(《广州植物志》),马尿蒿、苦蒿(《贵州民间方药集》),黄香蒿、黄蒿、野筒蒿(《江苏植药志》),鸡

  • 兔子毛

    药材名称兔子毛拼音Tù Zi Máo出处《内辈古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西伯利亚艾菊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具多数残留的干

  • 柠鸡儿

    药材名称柠鸡儿拼音Nínɡ Jī ér别名小叶锦鸡儿、猴獠刺来源豆科柠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性味苦,寒。功能

  • 地仙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仙桃药材名称地仙桃拼音Dì Xiān Táo别名小紫草、墨飞、猫舌头草来源紫草科紫草属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以果实

  • 黄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瓜药材名称黄瓜拼音Huánɡ Guā别名胡瓜、勤瓜、王瓜、刺瓜、[黄瓜藤、黄瓜秧、黄瓜霜]来源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生境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