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鲫鱼胆草

鲫鱼胆草

药材名称鲫鱼胆草

拼音Jì Yú Dǎn Cǎo

别名剪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福建民间草药》),鲫鱼草、龙胆草、节节花、苦胆草(《广东中药》Ⅱ),苦节节花、细叶丑婆草(《农村中草药制剂技术》)。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茜草科植物耳草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近直立或平卧草本,高达0.3~1米。茎平滑或粗糙。叶对生,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通常被柔毛;托叶膜质,合生成一短鞘,顶具长刺毛5~7条。花白色,几无柄,团聚于叶腋内;萼4裂,长约2毫米,通常有毛;花冠长约3毫米.裂片4,秃净;雄蕊4;雌蕊1,子房2室,花柱线状。蒴果球形,长和宽约1.5毫米,不开裂,被粗毛。花期在夏秋间。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旷地上。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

性味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蛇、虫咬伤,喉痛,便血,牙疳。

①《生草药性备要》:"行气,敷疮止痛,理蛇伤,生津液,止喉痛。"

②《福建民间草药》:"清热润燥,凉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癞狗咬伤:鲫鱼胆草、老虎利、大浮萍。蜜糖捣敷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毒蛇咬伤:耳草一握,胡椒目一钱。加水捣烂,外敷,日换一次。

③治蜈蚣咬伤:耳草一两,绿豆二两。酌加水煎服。

④治大便下血:耳草一两和白米一两。捣烂,冲开水炖服。

⑤中痧呕吐:耳草一两。酌加开水炖服。

⑥治走马牙疳:耳草一两。水煎,另加米醋一盏漱口,每天漱三至五次。(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韭菜子

    《中国药典》:韭菜子药材名称韭菜子拼音Jiǔ Cài Zǐ英文名SEMEN ALLII TUBEROSI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

  • 锅焦

    药材名称锅焦拼音Guō Jiāo别名锅粑(王玷桂《不药良方》),黄金粉(《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烧干饭时所起的焦锅巴。性味《纲目拾遗》:"味苦甘,性平。"功能主治《纲

  • 白桦皮

    药材名称白桦皮拼音Bái Huà Pí别名刻因托斯(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疣枝桦的树皮。采伐树木时剥皮,晒干,生用或炒炭用。原形态疣枝桦,又名:疣

  • 小芸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芸木药材名称小芸木拼音Xiǎo Yún Mù别名癞蛤蟆跌打[云南]、鸡屎木、山黄皮[广西]来源芸香科小苹果属植物金叶小柑Micromelum integerr

  • 圆叶碱毛茛

    药材名称圆叶碱毛茛拼音Yuán Yè Jiǎn Máo Gèn出处《晶珠本草》记载:索登木巴治火烧伤,本品生长在沼泽和浸泡皮张的水池中。《形态比喻》记载:索登木巴生长在水中,叶有三尖,状如木钻,花白色

  • 鸡冠苗

    《中药大辞典》:鸡冠苗药材名称鸡冠苗拼音Jī Guā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鸡冠花"条。性味《纲目》:"甘,凉,无

  • 风花菜

    药材名称风花菜拼音Fēnɡ Huā Cài别名蔊菜(《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叶香(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风花菜的全草。7~8月采全草

  • 腽肭脐

    药材名称腽肭脐拼音Wà Nà Qí别名海狗肾、腽肭兽、海熊来源食肉目海狗科海狗Callorhinus ursinus L.(C. curilensis Jordan et

  • 萱藻

    药材名称萱藻拼音Xuān Zǎo英文名algae别名海麻线、海嘎、捞子筋、黄海菜、海菜管、海通草出处始载于《海藻药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萱藻科植物萱藻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ytosiphon

  • 乌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药材名称乌榄拼音Wū Lǎn别名木威子、黑榄来源橄榄科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根:淡,平。叶:微苦、微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