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龙棕

龙棕

药材名称龙棕

拼音Lónɡ Zō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龙棕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chycarpus nana Becc.

采收和储藏: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龙棕,矮小灌木,高0.5-0.8m。无地上茎,地下茎节密集,直径约6cm,多须根,向上弯曲,犹如龙状,故名龙棕。叶簇生于地面,叶柄长25-35cm,两侧有或无密齿;叶片形状如棕榈叶,但较小和更深裂,裂片为线状披针形,长25-55cm,宽1.5-2.5cm,先端浅2裂,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花序从地面直立伸出,较小,长40-48cm,通常二回分歧;花雌雄异株;雄花球形,黄绿色,萼片3,花瓣2倍长于萼片,发育雄蕊6,退化雄蕊3;雌花淡绿色,球状卵形,花瓣稍长于萼片,心皮3,被银色毛,胚珠3颗,但只1颗发育。核果肾形,蓝黑色,宽10-12mm,高6-8mm。花期4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700m的常绿阔叶林、松栎林、次生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至西北部山区。

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主胃溃疡;月经过多;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烧存性研末入散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鹌鹑蛋

    药材名称鹌鹑蛋拼音ān Chun Dàn来源雉形目雉科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以蛋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功能主治治胃病、肺病、神经衰弱、肋膜炎等。摘录《全国中草

  • 乌桕子

    《中药大辞典》:乌桕子药材名称乌桕子拼音Wū Jiù Zǐ别名乌茶子(《天宝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乌桕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乌桕木根皮"条。性味甘

  • 金线草根

    《中药大辞典》:金线草根药材名称金线草根拼音Jīn Xiàn Cǎo Gēn别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常用中草药》),土三七、铁拳头

  • 蒜梗

    药材名称蒜梗拼音Suàn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花茎。原形态植物详"大蒜"条。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疮肿湿毒。"用法用量外

  • 红旱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旱莲药材名称红旱莲拼音Hónɡ Hàn Lián别名湖南连翘、黄海棠、牛心菜、大叶牛心菜、鸡心菜、大金雀、金丝蝴蝶、对经草、四方草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

  • 蓝锡莎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锡莎菊药材名称蓝锡莎菊拼音Lán Xī Shā Jú别名苦参[云南红河州]来源菊科锡莎菊属植物蓝锡莎菊Cicerbita cyanea (D. Don)Bea

  • 由跋

    药材名称由跋拼音Yóu Bá别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别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

  • 百味叶

    药材名称百味叶拼音Bǎi Wèi Yè别名沙癞叶、三股筋来源樟科百味叶Neocinnamomum poilanei H. Liou,以叶、根皮、茎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辛,

  • 香石藤果

    《中药大辞典》:香石藤果药材名称香石藤果拼音Xiānɡ Shí Té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木兰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果实。秋、冬采收,蒸后取出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

  • 祁连山圆柏

    药材名称祁连山圆柏拼音Qí Lián Shān Yuán Bǎi别名柴达木圆柏来源柏科祁连山圆柏Sabina przewalskii Koma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