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梅丸

乌梅丸

伤寒论》:乌梅丸

药方名称乌梅丸

处方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功能主治温脏安蛔。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备注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太平圣惠方》卷十三:乌梅丸

药方名称乌梅丸

处方乌梅肉22克(微炒)黄连22克(去须,微炒)当归22克(锉,微炒)诃黎勒皮22克(煨微黄)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干姜7.5克(炮裂,锉)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伤寒,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乌梅丸

药方名称乌梅丸

处方乌梅30克(微炒)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升麻30克柴胡45克(去苗)甘草20克(生用)麦门冬30克(去心,焙)虎头骨60克(涂酥,炙令黄)天灵盖30克(涂酥,炙令黄)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粥饮下2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二

猜你喜欢

  • 壁钱汤

    药方名称壁钱汤处方壁钱窠2-7个(其虫似蜘蛛,作白幕如钱于壁上,土人呼为壁茧)。功能主治吐逆不定。用法用量煎汤饮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 化痞丹

    药方名称化痞丹处方大黄4两(米醋浸一七,日晒夜露一七),木鳖子(去油)1两,穿山甲(土炒)3两,香附米(童便浸,炒)1两,桃仁(去皮,研)1两,红花3钱(生),青黛5分。制法上为细末,将大黄醋煮成糊为

  • 红蓝花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九○:红蓝花散药方名称红蓝花散处方红蓝花2两,伏龙肝1合,甘草半两(生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肺热极,吐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竹茹汤调下。摘录方

  • 三和饮子

    药方名称三和饮子处方紫团人参105克甘草(炙)45克 绵黄耆(酒浸一宿)150克制法上药入木臼内,用木杵捣散。功能主治治吐乳,久病乍安,神气未复,寒热往来。用法用量每用9克,加生姜3片,水300毫升,

  • 绿风安平汤

    药方名称绿风安平汤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川芎5克,熟地15克,双钩15克,珍珠母25克,泽泻15克,车前草25克,乌梅15克,槟榔6克,荷叶20克,菊花20克,甘草3克

  • 败乳自退方

    药方名称败乳自退方处方瓜蒌1个(半生,半炒),大粉草1寸(半生,半炙),生姜1片(半生,半煨)。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乳初结胀不消。用法用量用酒1碗,煮取1盏服。其痛一会不可忍,即搜去败乳,临卧再1服,顺

  • 升阳补气汤

    药方名称升阳补气汤处方厚朴(姜制)1.5克升麻羌活白芍药独活防风甘草(炙)泽泻各3克 生地黄4.5克柴胡7.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溜,气短无力,不耐寒热,饭后

  • 定喘丹

    药方名称定喘丹别名定喘瑞应丹处方杏仁(去皮尖,炒,别研)1两,马兜铃1两,蝉蜕(洗去土并足翅,炒)1两,煅砒2钱(别研)。制法上为末,蒸枣肉为丸,如葵子大。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久患咳嗽,肺气喘促,倚息不

  • 童真丸

    药方名称童真丸处方真秋石川贝母(去心)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煮红枣肉为丸。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气虚喘嗽者。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薄荷汤送下6克。如脉虚气耗,加人参;若脉细数,为阴虚,禁用人参,加牡丹皮;脾虚溏泄

  • 定喘豁痰汤

    药方名称定喘豁痰汤处方冬花、陈皮、枳壳、黄芩、胆星、香附、槟榔、天雄、桂心、腹皮、当归、甘草。功能主治酒毒伤脾,气结发喘,四肢逆冷,日夜难安,胸膈不利。用法用量葱、生姜为引。摘录《点点经》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