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麻黄汤

加减麻黄汤

仁斋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30克 辣桂甘草(炙)各15克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夏(制)各15克

制法上药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八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3钱,桂枝2钱,苏叶3钱,黄芩3钱(酒洗),芥穗3钱,滑石4钱,豆豉4钱,木通3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伤寒初病,腿膝无力,头痛,发热恶寒,脉象浮洪而紧,亦有不紧者。

用法用量葱头1个为引,水煎服。

各家论述麻黄为发汗之君药;佐以苏叶、芥穗清扬之品,发头部之汗,以桂枝、葱、豉温散之品,发四肢之汗;酒芩能清血中之热;滑石能清六腑之热;木通清心火通小肠,能引热从小便出,较之大黄利大肠,最为柔和;甘草能和中气,则汗出而病愈矣。

摘录《医学探骊集》卷三

医学集成》卷二: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羌活防风紫苏甘草生姜葱白

功能主治感冒无汗。

用法用量血虚,加生地。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直指》卷八: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辣桂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50枚(去皮尖,微炒,别研),陈皮半两,半夏(制)半两。

制法上细锉,拌和杏仁

功能主治肺感寒邪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紫苏3叶,生姜4片,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八

医学集成》卷三:加减麻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麻黄汤

处方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大力、沙参川芎赤芍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麻疹初起,时令大寒。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鬼哭饮子

    《博济》卷一:鬼哭饮子药方名称鬼哭饮子处方阿魏1分(使童便磨一处),东引桃枝(小者,捶碎)1大握,甘草(大者)3寸(捶碎),青蒿1大握(如用其子,只用1两半),槟榔1两(为末),葱白2寸(连根)。功能

  • 菊睛圆

    药方名称菊睛圆处方枸杞子三两,巴戟(去心)一两,甘菊花(拣)四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瞻视不明,茫茫漠漠,常见黑花,多有

  • 两泻汤

    药方名称两泻汤处方白芍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炒黑桅子3钱,玄参1两。功能主治肾经实火,挟心包相火上冲,吐黑血,虽不至于倾盆,而痰嗽必甚,口渴思饮。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2剂,而黑血变为红色矣。再服

  • 玄胡索散

    《世医得效方》卷四:玄胡索散药方名称玄胡索散处方玄胡索30克甘草6克制法上药研末为散。功能主治缓急止痛。治卒心痛,或经年不愈者。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125毫升,顿服。如吐逆,分作三五次服。摘录

  • 九气汤

    《松峰说疫》卷三:九气汤药方名称九气汤处方香附、郁金、雄黄。功能主治无故自缢,名扣颈瘟。摘录《松峰说疫》卷三《回春》卷五:九气汤药方名称九气汤处方香附米、郁金、甘草。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膈气、风气、寒气

  • 鳖甲养阴煎

    药方名称鳖甲养阴煎处方鳖甲龟版干地黄枸杞麦冬杭芍各9克首乌藤15克地骨皮茯神各9克 丹皮6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主妇人阴虚血亏,经闭不行,两颧色红,潮热盗汗,心烦不寐,手心热,口干唇红,苔薄

  • 加味香砂枳术丸

    药方名称加味香砂枳术丸处方白术(土炒)2两,黑枳实(麸炒)1两,半夏曲(真者)1两5钱,陈皮(去白)1两,砂仁(炒)7钱半,香附(醋浸,晒干,炒)1两,麦芽面(炒)1两,木香(不见火)5钱,黄连(姜汁

  • 灵乌丹

    药方名称灵乌丹处方川乌1斤(河水浸7日。换水浸,去皮尖,切片,干之),牛膝2两(酒浸,焙),何首乌4两(制如川乌法)。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一切冷疾疼痛,麻痹风气。用法用

  • 半夜散

    药方名称半夜散处方未生毛小鼠(捣烂,搭在壁上风干,焙黄香,研细)5钱,土鳖虫(灰)5钱,钻粪虫(灰)5钱,白占5钱。功能主治风癞。用法用量掺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黎洞丸

    药方名称黎洞丸别名(山黎)峒丸、黎洞丹、(山黎)峒丹处方三七2两,生大黄2两,阿魏2两,孩儿茶2两,天竺黄2两,血竭2两,乳香2两,没药2两,雄黄1两,山羊血(无真者,以小子羊鲜心血代之)5钱,冰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