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橘丸

参橘丸

全生指迷方》卷二:参橘丸

药方名称参橘丸

处方橘皮3两(洗),麦门冬(去心)1两,人参(去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从腹起,上循胸腋,绕颈额,初微而渐至大热,发无时,遇饥则剧,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苍黄,肌肉不泽,口唇干燥,由脾气素弱,曾因他病,误服热药入于脾,脾热则消谷引饮,善消肌肉,其脉濡弱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若嗽,加五味子1两,及灸脾腧百壮。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朱氏集验方》卷四引梁国佐方:参橘丸

药方名称参橘丸

处方人参2两,神曲2两,半夏(泡7次)2两,缩砂仁2两,麦糵2两(炒),白茯苓(去皮)4两,橘红1斤(去白,用生姜1斤同捣,晒干)。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壮脾进食,消饮下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汁送下,热水亦得。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四引梁国佐方

全生指迷方》卷二:参橘丸

药方名称参橘丸

处方橘皮4两(洗),人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顺气。主气病。心下似硬,按之即无,常觉膨胀,多食则吐,气引前后,噫气不除,由思虑过多,气不以时而行则气结,脉涩滞。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青黄散

    药方名称青黄散处方黄柏(蜜炙赤)19克青黛0.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口疮。用法用量频擦患处。摘录《仙拈集》卷三

  • 擦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擦药药方名称擦药处方炒僵蚕1钱,薄荷8分,大黄1钱,食盐2钱,六一散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皮肤湿疮、湿疹。用法用量擦患处,装布袋。各家论述此方辛凉散风,苦寒泻热。滑石配大黄

  • 鲤鱼羹

    《圣济总录》卷一九○:鲤鱼羹药方名称鲤鱼羹处方鲜鲤鱼1头(理如食法)黄耆(锉,炒)当归(切,焙)人参生地黄各15克 蜀椒(拣)10粒(炒)生姜7.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7.5克糯米30克制法上九味

  • 鹘突羹

    药方名称鹘突羹处方鲫鱼半斤。功能主治脾胃气冷,不能下食,虚弱乏力。用法用量将鱼细切作鲙,沸豉汁热投之,着胡椒、干姜、莳萝、橘皮(为末)。空心食之。摘录《证类本草》卷十四引《食医心鉴》

  • 加减甘露饮

    《类证治裁》卷六:加减甘露饮药方名称加减甘露饮处方人参、葛根、藿香、白术、茯苓、甘草、泽泻、木香、滑石、寒水石、石膏。功能主治胸胃郁热之口臭。摘录《类证治裁》卷六方出《续本事》卷二,名见《医学纲目》卷

  • 不老丸

    药方名称不老丸处方川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半,川白姜(湿纸煨)1两半,肉豆蔻1两半,(面裹煨)1两半,白术(炒)1两半,附子(去皮脐,切小块,姜汁罨1宿,炒)1两,肉桂(去粗皮)1两,丁香1两,荜

  • 菖蒲汁

    药方名称菖蒲汁处方菖蒲生根。功能主治猝死尸厥。霍乱,心腹痛急如中恶。用法用量绞汁,灌之。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水陆丹

    药方名称水陆丹别名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卷三)。处方金樱子(去刺、子,洗净,捣碎,入甑中,蒸令熟,取汁慢火成稀膏)芡实(肉研为粉)各等分制法上以金樱膏与芡实扮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益肾

  • 镇宫丸

    药方名称镇宫丸处方代赭石(火煅,醋淬七次)紫石英(火煅,醋淬七次)禹余粮(火煅、醋淬七次)附子(醋炙)各60克阳起石(煅红,细研)芎藭鹿茸(燎去毛,醋蒸,焙)茯神(去木)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子)蒲黄(

  • 汞蛭油

    药方名称汞蛭油处方汞1两,干水蛭7枚(为末)。制法上二味,以银三两作一小合,盛汞与水蛭,以蚯蚓土和泥固济,约半指厚,深埋在马粪中,49日取出,化为黑油。功能主治荣养髭发。主用法用量用鱼胞作指袋,时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