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乌散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好茶半钱,百沸汤点,趁热服之。如破伤风,每用大半钱,以葱白3寸,细嚼,滚热酒大半碗调服。甚者,如人行5里,再1服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直指》卷二十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螟蛉窠土各等分。

功能主治痈肿初发。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调服,未结则散,已结则溃。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异授眼科》: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煨)、细辛川芎防风、生地、当归乌药甘草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有白星散乱,头昏眼花黑暗,属于气血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

《济阳纲目》卷八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天麻、南星(姜汤泡)、半夏(姜汤泡)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破伤风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黑豆淋酒调下,仍饮酒1-2盏。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生)1分,全蝎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驱风回阳。主慢脾风。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4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

呕吐者,加丁香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得效》卷十: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干姜、香白芷川芎甘草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脑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嚼生葱,食后白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草果子、干姜、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虚疟。

用法用量大枣7个,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马蔺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马蔺汤药方名称马蔺汤处方马蔺子(炒)1分,升麻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喉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下白蜜少许,搅匀,分温2服。如无马蔺子,即用根少许

  • 苦参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苦参散药方名称苦参散处方苦参30克(锉)苍耳苗30克蔓荆子30克牡荆子30克 晚蚕沙30克 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晚蚕蛾15克玄参30克 胡麻子30克蛇床子30克天麻30克

  • 防风通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防风通圣散药方名称防风通圣散处方防风(五分)川芎(五分)当归(五分) 芍药(五分)大黄(五分)薄荷叶(五分)麻黄(五分)连翘(五分)芒硝(五分)石膏(一钱)黄芩(一钱

  • 建元定喘汤

    《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三:建元定喘汤药方名称建元定喘汤处方干葛陈皮枳壳当归腹皮 桑皮 冬花白术桂心天雄甘草功能主治治喘息不休,四肢逆冷,不渴,脉迟缓,胸膈胀闷。用法用量上药以姜、枣为引,水煎服。摘录《万

  • 加味四圣膏

    药方名称加味四圣膏处方紫河车8两,龟版胶8两,麋角胶8两,茯苓8两,天麦冬共16两,生熟地共16两,地骨皮8两。制法先熬2地、2冬、茯苓、地骨3次,河车焙干研末,将3次药汁再熬,入2种胶、河车末收膏。

  • 凤雏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凤雏膏药方名称凤雏膏处方龙骨3g,没药3g,血竭3g,轻粉1.5g,冰片1.5g。制法上为细末,与蛋黄焦油调匀。功能主治下腿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治痘全书

  • 白矾膏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白矾膏药方名称白矾膏处方白矾(熬令汁尽)1分。制法以清水4合,置熟铜器中煎取半合,去滓,加少许白蜜,以绵滤过。功能主治小儿目睛有膜。用法用量每日3次,点如黍米大。摘录《圣济总录》

  • 拔毒仙丹

    药方名称拔毒仙丹处方冬瓜1个。功能主治真实火毒,背发欲死。用法用量切去一头,合疮上,瓜烂切去,仍复合之。摘录《疡科选粹》卷二

  • 加减柴陈汤

    药方名称加减柴陈汤处方柴胡根1钱,黄芩钱半,炙甘草5分,当归身3钱,青蒿根2钱,赤茯苓3钱,制半夏钱半,陈皮1钱,生姜1片。功能主治痎疟。用法用量无汗,加羌活1钱,防风1钱,川芎1钱;汗多,加生牡蛎3

  • 敛肌散

    药方名称敛肌散处方牡蛎(炙)、密陀僧(研)、橄榄核(烧灰)、腊茶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下疳疮。用法用量干掺疮上,如干掺不止,即以油调敷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