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椒散

川椒散

《圣惠》卷四十三:川椒散

药方名称川椒散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当归半两(锉,微炒),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久心痛,冷气积聚,四肢不和,唇口青,时时恶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三十四:川椒散

药方名称川椒散

处方川椒30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莽草半两,细辛半两,菖蒲半两,牛膝(去苗)半两,枳壳根皮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龈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用半两,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圣惠》卷三十四:川椒散

药方名称川椒散

处方川椒1分,盐1分,露蜂房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疼。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入葱白3寸,捣破,煎5-6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直指》卷二十一:川椒散

药方名称川椒散

处方大红开口川椒(微炒,盖出汗)、诃子(煨,取肉)、川白姜(生者)、辣桂、川芎细辛、净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冷随气乘于鼻脑,津液不能自收,流涕。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普济方》卷六十九:川椒散

药方名称川椒散

处方蜂房(去土)、僵蚕(净)、川椒(去子)、茄蒂各等分。

制法上并烧存性。

功能主治牙风肿疼。

用法用量入盐擦之,去涎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九

《直指》卷十八:川椒散

药方名称川椒散

处方真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微炒出汗)半两,官桂半两,川芎1分,当归1分,青皮1分,陈皮(制)1分,枳壳1分,槟榔1分,赤茯苓1分,青木香1分,南木香1分,荜澄茄1分,白豆蔻仁1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疝气,外肾肿痛。

用法用量每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摘录《直指》卷十八

猜你喜欢

  • 马蔺散

    药方名称马蔺散处方马蔺子、干姜、黄连。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冷热水痢百起者。用法用量每服2方寸匕,熟煮汤取1合许调下。注意忌猪肉、冷水。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 鹅黄散

    《外科正宗》卷三:鹅黄散药方名称鹅黄散处方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用法用量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摘录《外科正宗》

  • 家传芎归汤

    药方名称家传芎归汤处方川芎、当归尾、青皮(不去瓤)、木香、山楂、山栀仁(炒)、木通、川楝子、小茴香、猪苓、泽泻各等分。功能主治诸疝。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流水煎,空心服。摘录《保命歌括》卷十六

  • 春风散

    药方名称春风散处方僵蚕黄连(俱锉)朴消白矾青黛各1.5克制法腊月初一,取猪胆5~6个,将上药装入胆内,缚定,用青纸裹,将地掘一方坑,长阔33厘米,上用竹竿横吊,以胆悬定于内,候至立春日取出,置当风处吹

  • 谷糠油

    药方名称谷糠油处方新米糠。功能主治散风止痒,消炎祛湿,防腐抗菌,促进角质形成。主多种亚急性、肥厚性皮肤损害。用法用量按:《山东医药》本方用法:用厚纸上以针刺许多小孔,密封碗口或盆口,上堆谷糠(新者佳)

  • 桂枝黄土汤

    药方名称桂枝黄土汤处方甘草2钱,白术3钱,附子3钱,阿胶3钱,地黄3钱,黄芩2钱,桂枝2钱,灶中黄土3钱。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各家论述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

  • 熘炒黄花猪腰

    药方名称熘炒黄花猪腰处方猪腰500克黄花菜50克 姜 葱 蒜 素油食盐糖 芡粉各适量制法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切成腰花块;黄花菜水泡发切段;炒锅中置素油烧热,先放入葱、姜、蒜等作料煸炒,再爆

  • 黄香饼

    药方名称黄香饼处方黄柏1两,郁金半两,乳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卷毛疮,在头中,初生如葡萄,痛不止。用法用量用槐花水调作饼。于疮口贴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 阿胶黄芩汤

    药方名称阿胶黄芩汤处方陈阿胶青子芩各9克 甜杏仁生桑皮各6克 生白芍3克 生甘草2.4克 鲜车前草甘蔗梢各15克功能主治秋燥。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

  • 枳壳散

    《普济本事方》卷三引庞老方:枳壳散药方名称枳壳散处方枳壳(去瓤,锉,麸炒)白术各15克 香附子30克(麸炒,舂去皮)槟榔9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气滞食阻,心下痞闷或作痛,多噫败卵气。用法用量每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