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巴膏

巴膏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处方象皮18克穿山甲18克 山栀80个儿茶(另研极细末)6克 人头发36克血竭(另研极细末)3克硇砂(另研极细末)9克 黄丹(飞)香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杏枝各45厘米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一切痈疽,发背,恶疮。

用法用量用香油2千克,将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捞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头发,炸化;再入山栀子燥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香油复入锅内煎滚,离火少顷。每500克香油入黄丹180克,搅匀,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将锅取起,再入血竭儿茶硇砂等末搅融,用凉水一盆,将膏药倾入水内,用手扯药千余遍,换水数次,拔去火气,瓷罐收贮,用时不宜见火,须以银杓盛之,重汤炖化,薄纸摊贴。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疡科捷径》卷上: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处方硇砂6两,穿甲26两,儿茶3两,桃枝21两,柳枝21两,山栀5斤,血余12两,乳香10两,槐枝21两,杏枝21两,血竭3两,桑枝21两。

制法麻油40斤,每斤用纬丹4两煎成。

功能主治瘰疬未溃者。

用法用量贴患处。

摘录《疡科捷径》卷上

《金鉴》卷六十二: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别名回生至宝膏

处方象皮6钱,穿山甲6钱,山栀子80个,儿茶(另研极细末)2钱,人头发1两2钱,血竭(另研极细末)1钱,硇砂(另研极细末)3钱,黄丹(飞),香油4斤,桑枝50寸,槐枝50寸,桃枝50寸,柳枝50寸,杏枝50寸。

制法上将桑、槐、桃、柳、杏5枝入香油中煠枯,捞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头发煠化;再入山栀子煠枯,用绢将药滓滤去,将油复入锅内煎滚,离火少倾。每油1斤,入黄丹6两,搅匀,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将锅取起;再入血竭儿茶硇砂等末搅融,用凉水1盆,将膏药倾入水内,用手扯药千余遍,换水数次,拔去火气,瓷罐收贮。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一切痈疽发背,恶疮。

用法用量回生至宝膏(《千金珍秘方选》)。

注意用时不宜见火。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类证治裁》卷八:巴膏

药方名称巴膏

别名白膏

处方巴豆肉12两,蓖麻子12两(去壳)。

制法上药用香油3斤,浸3日,再将虾蟆5个浸1宿。临熬时,入活鲫鱼10尾,共熬焦,去渣再熬,加官粉2斤,乳香5钱,搅匀。

功能主治疔疮肿毒,疮口已破者。

用法用量摊贴。

摘录类证治裁》卷八

猜你喜欢

  • 红避瘟散

    药方名称红避瘟散处方香排草3斤,零陵香4两8钱,甘松4两8钱,白芷11两2钱,公丁香11两2钱,玫瑰花11两2钱,广木香9两6钱,檀香2斤9两6钱,色姜黄4两8钱。制法上为细末,兑入麝香3钱6分8厘,

  • 金创降真散

    药方名称金创降真散别名金疮降真散处方降真香(用节)、松香、文蛤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金创,杖伤。用法用量金疮降真散(《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摘录《跌损妙方》

  • 菖蒲浸酒

    药方名称菖蒲浸酒处方菖蒲3两,木通2两(锉),磁石5两(捣碎,水淘去赤汁),防风2两(去芦头),桂心2两,牛膝2两(去苗)。制法上锉细,用生绢袋盛,以酒1斗,入药浸七日。功能主治虚劳耳聋。用法用量每日

  • 金化散

    药方名称金化散处方川大黄(湿纸裹,煨)、干葛、甘草(炙)、川甜消(别研细)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痰利膈。主小儿惊热。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金花散”。摘录《博济》卷四

  • 薏苡仁丸

    《本事》卷七:薏苡仁丸药方名称薏苡仁丸处方薏苡仁1两,石斛(用细者,去根净,洗,细锉)3分,附子半两(炮,去皮脐),牛膝(酒浸,水洗,焙干)3分,生干地黄3分,柏子仁(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枳壳

  • 回春凉膈散

    药方名称回春凉膈散处方连翘1钱2分,黄芩7分,黄连7分,山栀7分,桔梗7分,薄荷7分,当归7分,生地7分,枳壳7分,赤芍7分,甘草7分。功能主治口糜。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 川桔散

    药方名称川桔散处方川芎、防风、桔梗、鼠粘子、山栀仁、白芷、玄参、枳壳、黄芩、天花粉、乌药、甘草、陈皮。功能主治热毒在于心经,致患呛食喉风,咽喉燥而无痰。用法用量连须葱1根,灯心7寸,同煎至7分,食后服

  • 保真神应丸

    药方名称保真神应丸处方辽五味(拣净)1斤,杜仲(姜汁炒)2两,阿胶2两,白术2两,贝母4两,白茯苓4两,花椒目4两,荷叶(煅灰存性)4两,怀生地4两(用柏子仁3钱、砂仁3钱,绢袋盛,加生地同煮,拣去柏

  • 芎术香苏散

    药方名称芎术香苏散处方川芎香附紫苏各120克甘草30克(炙)苍术陈皮各6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鼻塞声重。用法用量每服9~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摘录《卫生宝鉴·补遗》

  • 假苏丸

    《鸡峰》卷十七:假苏丸药方名称假苏丸处方假苏(荆芥也)、黄耆、防风、皂子仁、槐角、枳壳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痔疾成漏,脓血,脱肛,疼痛;及肠风下鲜血。用法用量每服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