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恒山丸

恒山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知母甘草大黄各18克麻黄24克

制法上药五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截疟。治温疟。寒热往来,脉浮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每日二次,食前服。未见效者,可适当增加用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九: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1两(锉),桃仁6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别捣为膏),豉1合(炒干)。

制法上为末,以鸡子白生用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山瘴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桃符汤送下,欲发时又服30丸。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九

《千金》卷十: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3两,甘草半两,知母1两,鳖甲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热为疟,或渴或不渴,热气内伤不泄,令人病寒腹中痛,肠中鸣,汗出。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常山丸”。

注意忌生葱、生菜、海藻菘菜、人苋等。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五脏之疟,皆在于经。其主治之用,总以恒山、蜀漆为破的之金鞞;其热在于肝,令人颜色苍苍,又须乌梅鳖甲引以收耗散之阴;热在于脾,令人腹痛肠鸣,又须甘草为引以滋燥竭之土。

摘录《千金》卷十

《圣惠》卷八十四: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1两(末),白蜡半两,鸡子1枚。

制法上敲鸡子,去黄用清,与恒山末拌匀;于瓷碗中熔蜡,都拌和,以绵幕碗口,坐甑中蒸3遍,取出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当吐即愈。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千金》卷十一: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1两半,蜀漆1两半,白薇1两半,桂心1两半,鮀甲1两半,白术1两半,附子1两半,鳖甲1两半,(庶虫)虫1两半,贝齿1两半,蜚虻6铢。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胁下邪气积聚,往来寒热如温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米汁送服,1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沉寒固结,虽用恒山、蜀漆、二甲、(庶虫)、虻、贝齿削坚破瘀之剂,不得附、桂辛温,无以动之;白薇功专开泄(日玉)气,力除寒热洗洗,发作有时;白术生能逐湿散血,并助诸药破积之力也。

摘录《千金》卷十一

《圣惠》卷五十二: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别名常山

处方恒山1两(锉),甘草半两(炎微赤,锉),知母1两,豉1合,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气内伤不泄所致脾疟,肠中热痛,外寒,肠中鸣,转汗出。

用法用量常山丸(《普济方》卷一九八引《经效济世方》)。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惠》卷五十二: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半两,野狸头骨1分,虎头骨1分,猢狲头骨1分,天灵盖1分,绿豆(末)3分,臭黄1分(细研),安息香2分,朱砂1分(细研),雌黄1分(细研),砒霜3分,乳香1分,阿魏1分,白芥子2分。

制法上药并生为末,用软饭和捣三二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疟,阳虚阴盛,内外俱寒,四肢颤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常山丸”。

注意有娠妇人及小儿不得服。忌食热物。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惠》卷五十二: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1两半,白蜜1合,鸡子白2枚。

制法上件药相和于铫子内,以慢火熬令可丸,即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过时不发,任自吃食。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惠》卷八十四: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恒山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麝香半两(钱)(细研)。

制法上为末,研入麝香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疟疾,发时壮热憎寒,面色青黄,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临发前以暖水送下2丸,3岁以下即服1丸。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千金》卷十: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别名祛邪丸、麻黄

处方恒山18铢,知母18铢,甘草18铢,大黄18铢,麻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痎疟;瘅疟。

用法用量祛邪丸(《活人书》卷十七)、麻黄丸(《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摘录《千金》卷十

医心方》卷十四引《深师方》:恒山丸

药方名称恒山丸

处方大黄1两(一方2两),附子1两(炮),恒山3两,龙骨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诸疟。

用法用量平旦服7丸,未发中间复服7丸,临发服7丸。若不断,至后日复发,更服如此法。

摘录医心方》卷十四引《深师方》

猜你喜欢

  • 安胎凉膈饮

    药方名称安胎凉膈饮处方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功能主治养阴清胃。主胃阴不足。(妊娠呕吐)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胎

  • 蟾酥合剂

    药方名称蟾酥合剂处方蟾酥(酒化)腰黄铜绿炒绿矾轻粉乳香没药枯矾 干蜗牛各3克麝香血竭朱砂煅炉甘石煅寒水石硼砂灯草灰各1.5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和匀,蟾酥另以烧酒化开为糊,徐徐和入药末,混合研匀,晒干,

  • 舒筋活络酒

    药方名称舒筋活络酒处方木瓜45g桑寄生75g玉竹240g续断30g 川牛膝90g当归45g川芎60g红花45g独活30g羌活30g防风60g白术90g蚕砂60g红曲180g甘草30g性状为棕红色的澄清

  • 龟首种子丸

    药方名称龟首种子丸别名龟首丸处方大龟首1个(醋炙),大生地4两,山萸肉2两,怀山药2两,白茯苓2两(乳蒸),粉丹皮1两,光泽泻1两,肉苁蓉(酒洗焙干)1两,真锁阳(醋炙)1两。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大贯众平胃散

    药方名称大贯众平胃散处方贯众、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虫,痛痒不定。用法用量每服2钱,熟煮猪肝拌药末,入阴户内。数日愈。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润肺1号

    药方名称润肺1号处方南沙参10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炙紫苑10克,款冬花10克,生甘草6克,光杏仁10克,枇杷叶10克,炙百部10克。功能主治养肺阴,顺肺气,清虚火。主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用法用

  • 养阴清肺汤

    药方名称养阴清肺汤处方生地6克麦冬3.6克甘草15克 元参4.5克 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药理作用抗白喉杆菌 《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

  • 二神交济丹

    药方名称二神交济丹处方茯神薏苡仁各90克酸枣仁枸杞白术神曲各60克柏子仁芡实生地麦门冬当归人参陈皮白芍白茯苓砂仁各30克制法上药十六味,为末,用熟水1升,调炼蜜120毫升,煮山药120克,为丸,如梧桐

  • 口疮汤

    药方名称口疮汤处方细辛3两,甘草3两,桂心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口疮。用法用量以酒1升,煮取6合,含之。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 大志丸

    药方名称大志丸处方人参5钱,茯神5钱,芦荟5钱,琥珀5钱,蔓荆子5钱,川芎1两,生地1两,熟地1两,茺蔚子1两,蝉蜕1两,车前子7钱半,细辛7钱半,白蒺藜7钱半,远志7钱半,全蝎5枚。制法上为末,炼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