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敛疮口散

敛疮口散

药方名称敛疮口散

处方天南星(去皮)3钱,天花粉3钱,芙蓉叶4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用灵脂、芭蕉、鸡子清敷,先多服五香连翘汤,数服导去恶物。须详老少壮弱,多少用药。次服托里散数帖,又次服内补十宣散,不计服数。外用四围散帖,中间留小孔,不得以药涂尽。

赤肿,加黄皮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四

猜你喜欢

  • 解毒丹

    《蒲辅周医疗经验》:解毒丹药方名称解毒丹处方当归30克 赤豆卷(用赤小豆发出芽一分长,即晒干)90克肉苁蓉(酒洗,去盐)90克 山萸肉30克 川牛膝(酒炒)30克香附(酗制)30克 土茯苓30克 银花

  • 柴桂地黄汤

    药方名称柴桂地黄汤处方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肉桂。功能主治阴虚感时,寒热如疟,其寒如冰,其热如烙。各家论述以六味补肾,以柴、桂平肝胆之邪。摘录《医级》卷八

  • 大辟瘟丹

    药方名称大辟瘟丹处方桔梗3两,陈橘皮3两,麻黄(去根节)4钱5分,藿香(去梗)3两,升麻3两,生香附2两5钱,半夏(姜汁炒)1两5钱,川乌(煨熟,去皮)1两5钱,滑石(水飞)1两2钱,紫苏叶7钱5分,

  • 安神益志汤

    药方名称安神益志汤处方柴胡、人参、麦门冬、知母、五味子、竹茹、茯苓、远志、生地黄、当归、甘草、黄连(姜炒)。功能主治伤寒虚烦,心悸微热,四肢无力体倦;又治伤寒6-7日,别无刑g症候,昏沉不知人事,六脉

  • 雷火针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雷火针药方名称雷火针别名热熨针处方蕲艾1两,朱砂2钱,穿山甲(土炙)1钱,桃皮1钱,草乌1钱,川乌1钱,乳香1钱,雄黄1钱,没药1钱,硫黄1钱,麝香5分。制法上为细末,以蕲艾铺粗

  • 嚏惊散

    药方名称嚏惊散别名嚏关散(《婴童百问》卷二)。处方半夏(生)3克 皂角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怠慢惊风,昏迷不省,牙关紧急。用法用量用少许,吹入鼻,立醒。摘录《直指小儿方》卷一

  • 烂金丸

    药方名称烂金丸处方大猪肚1个,黄连3两,蜜2两,生姜2两(研)先将猪肚净洗,复以葱、面、醋、椒等洗,控干;用药同水酒入银石器内煮半日,漉出黄连,洗去蜜酒令尽,锉,研为细末,再用酒调成膏,入先洗猪肚内,

  • 黄连人参膏

    药方名称黄连人参膏处方宣黄连5分或1钱,人参5分或1钱。制法上切碎。功能主治目赤痒痛。用法用量用水1小钟,同浸,饭锅蒸少顷,取出冷定,频点眼角;或于临用时研入冰片少许更妙。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

  • 攻寒汤

    药方名称攻寒汤处方高良姜1两,桂心1两,甘草3两。功能主治复阳气,逐寒邪,辟瘴疫。主用法用量将姜、桂碎锉,以清油半两煎,不住搅,候焦褐色,取出,旋放冷,3味同为末。空心沸汤入盐点服。摘录《普济方》卷一

  • 红倩丹

    药方名称红倩丹处方赤石脂1两,干姜1两,肉豆蔻1两。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赤白痢久下不愈。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