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实丸

槐实丸

圣济总录》卷十二:槐实丸

药方名称槐实丸

处方槐实4两(干肥者,拣令净,水洗过,放干,慢火上麸炒令焦,微似黑色),皂荚6两(不蚛者,锉,长3-4寸,用长流水5升,黑豆1升同煮令豆香熟为度,去黑豆不用,取皂荚焙干,刮去黑皮涂酥,慢火炙令焦),木香半两,芎?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菊花1两,牵牛子2两(慢火炒令微焦黑色,别捣罗,取末1两用),槟榔3分(鸡心者,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成剂,再入臼内,捣令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涎,利胸膈。主风气头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临卧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槐实丸

药方名称槐实丸

处方槐实1两,黄耆(锉)1分,枳实(去瓤,麸炒黄)1分,贯众1分,白术1分,肉豆蔻仁1分,防风(去叉)1分,荆芥穗1分,樗荚(去皮,炒紫色)1分,苦参1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麝香(别研)半两,木香半两,芎?半两,皂荚子黄(炒)半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

普济方》卷八十二:槐实丸

药方名称槐实丸

处方槐实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独活(去芦头)1两半,天麻1两半,沙参1两半,地肤子1两半,人参1两半,防风(去芦)1两,甘菊花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决明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坠睛失明,眼牵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临卧淡浆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二

猜你喜欢

  • 柽枝煎

    药方名称柽枝煎处方嫩柽枝3斤,牛蒡根5斤,石榴20颗(和皮捣碎。如无,即用枝2斤代之),生木瓜2颗(和皮细切;如无生者,即用干者倍用代之),桑根白皮5两(如无,以桑枝细锉代之),羚羊角屑3两,生姜3两

  • 栀子柏皮汤

    药方名称栀子柏皮汤别名柏皮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处方栀子10克(劈)甘草3克(炙)黄柏6克功能主治治伤寒身黄发热。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煮取25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摘录《伤寒论》

  • 加减散肿溃坚汤

    药方名称加减散肿溃坚汤处方知母4钱,黄柏3钱,皂角刺3钱,金银花4钱,天花粉5钱,马齿苋4钱,黄芩3钱,黄连2钱,升麻3钱,山甲2钱,连翘3钱,桔梗2钱。功能主治项疮(即对口)初起,紫红板硬,结成一片

  • 救唇汤

    药方名称救唇汤处方紫花地丁30克金银花30克白果20个桔梗9克 生甘草9克知母3克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唇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 黄连茯苓丸

    药方名称黄连茯苓丸处方黄连5两,白茯苓5两,破故纸(微炒)半两,菖蒲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酒面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壮水源,降心火。主虚损。用法用量每服6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摘录《御药院方》卷

  • 槲皮煎

    药方名称槲皮煎处方槲树根北阴白皮10片,厕屋上雌鼠粪14枚(微炒用粒),厕屋上雄鼠粪14枚(微炒用粒)。制法上药以水1硕,先煮槲皮取1斗,去滓,重煎如饧,入鼠粪及酒1升,搅匀。功能主治鼠瘘。用法用量每

  • 八珍加肉果木通汤

    药方名称八珍加肉果木通汤处方八珍汤加肉果8分,木通8分。功能主治痘疮靥后,余热下逼,时或泄泻者。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二仙散

    《仙拈集》卷四:二仙散药方名称二仙散处方轻粉、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癣。用法用量蜜调搽。摘录《仙拈集》卷四《寿世保元》卷八引黄宾江方:二仙散药方名称二仙散处方穿山甲(用好浆儿酒1斤浸,将山

  • 螺壳膏

    药方名称螺壳膏处方螺壳2-7枚(烂者),乱发(烧灰)、头垢、龙胆末各等分。制法合研如粉,以3年油淀和。功能主治瘑疮。用法用量敷之。加腻粉妙。摘录《外台》卷三十引《删繁方》

  • 龙蜕饼子

    药方名称龙蜕饼子别名消毒饼子处方蛇蜕1条(用麻油点灯,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以砂糖拌为饼子。功能主治小儿痘疮,余毒上攻咽喉,语声不出。用法用量嚼下。摘录《续易简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