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款冬花散

款冬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十两;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各二十两;麻黄(去根.节)四十两,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壅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头痛眩冒,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300克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爁)各600克麻黄(去根、节)1.2千克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6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润肺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施盛,喉中呀呷,鼻流清涕,头痛眩晕,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局方》卷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汤、款花散、款冬散

处方款冬花(去梗)10两,知母10两,桑叶(洗,焙)10两,半夏(汤洗7遍,姜汁制)20两,甘草(爁)20两,麻黄(去根节)40两,阿胶(碎,炒如珠子)20两,杏仁(去皮尖,麸炒)20两,贝母(去心,麸炒)20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寒热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头痛眩冒,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款花散(《奇效良方》卷三十)、款冬散(《杏苑》卷五)。方中桑叶,《奇效良方》作“桑根白皮”。

摘录《局方》卷四

《圣惠》卷十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

处方款冬花半两,桑枝1两半(锉),紫菀半两(洗,去苗土),獭肝3分(微炙),蛤蚧3分(涂酥,炙微黄),桔梗半两(去芦头),贝母半两(煨令微黄),赤芍药3分,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如牛涎,日夜数升,坐卧不安,胁下痛。

用法用量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七十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旋覆花1两,石膏1两,白前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膈痰毒壅滞,肺气不顺,咳嗽,头疼。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白术,无白前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去梗)1两,阿胶(炒燥)1两,天南星(锉,炒)3分,恶实(炒)1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半两,黄耆(锉)1两半,升麻1两,赤小豆1两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苦参1两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瘭疽。手足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后复发。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至2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普济方》卷三八七: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知母、贝母、阿胶(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久新咳嗽,气急不食。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花散

处方款冬花(新者)。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款花散(《奇效良方》卷三十)。《御药院方》本方用法:于密室中如香焚之,烟起以笔管吸其烟则咽之;或坐卧处如香焚之不吸亦妙。重病数日见效,轻者便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傅氏活婴方》: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葶苈1钱,杏仁1钱,甘草1钱,款冬花(蜜炒)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干柿沙糖煎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傅氏活婴方》

杨氏家藏方》卷八: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人参(去芦头)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五味子半两,马兜铃半两,款冬花半两,贝母(炮)半两,知母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苦葶苈(微炒)半两,甘草(炒)半两,细辛(去土叶)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杏仁4两(炒,去皮尖),肉桂(去粗皮)1两,鳖甲1两(醋炙)。

功能主治肺经积寒,咳嗽涎多,上气喘急,发热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乌梅1枚,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外台》卷九引《删繁方》: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6分,当归6分,桂心7分,芎?7分,五味子7分,附子(炮)7分,细辛4分,贝母4分,干姜8分,干地黄8分,白术5分,甘草(炙)5分,杏仁(去皮尖)5分,紫菀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偏损,胸中虚,肺偏痛,唾血气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款冬散”。

注意忌生葱、生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猪肉芜荑

摘录《外台》卷九引《删繁方》

《圣惠》卷十二: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紫菀(去苗土)3分,生干地黄3分,百部3分,赤茯苓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十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1两,天门冬3分(去心),黄耆1两(锉),石膏1两半,紫菀1两(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发热。咳嗽烦躁,或时时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八: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紫菀(洗,去苗土)半两,旋覆花半两,五味子半两,海蛤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赤茯苓半两,汉防己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咳嗽,涕唾稠粘,胸膈壅闷,喘息不调,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四十二: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3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紫菀3分(洗,去苗土),木通1两(锉),桔梗1两(去芦头),马兜铃3分,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肺壅,喘息不利,咽喉作水鸡声。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御药院方》卷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1两,紫菀(去苗土)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猜你喜欢

  • 开郁老蔻丸

    药方名称开郁老蔻丸处方紫蔻4钱,贡桂6钱,丁香2钱,当归3钱,山楂4钱,白术4钱,炙军4钱,乌药3钱,甘草2钱,青皮2钱,莱菔4钱,陈皮3钱,木香5分,砂仁2钱,莪术4钱,半夏3钱,三棱4钱,枳壳3钱

  • 大补元汤

    《会约》卷十:大补元汤药方名称大补元汤处方人参2钱,淮山药(炒)2钱,黄耆(蜜炒)2钱,白术2钱,熟地2-3钱或多加,当归2-3钱,山茱萸1钱,枸杞2-3钱,甘草1-2钱,5味(蜜炒)7分,杜仲(姜炒

  • 内托黄耆散

    药方名称内托黄耆散处方川芎当归陈皮白术黄耆白芍穿山甲角针各3克槟榔0.9克功能主治治脏毒已成,红色光亮,宜服此药溃脓。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启膈散

    药方名称启膈散处方沙参9克丹参9克茯苓3克川贝母(去心)4.5克郁金1.5克砂仁壳1.2克荷叶蒂2个 杵头糠1.5克功能主治润燥解郁,化痰降逆。治噎膈。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舌绛少

  • 久疟饮

    《仙拈集》卷一:久疟饮药方名称久疟饮处方白术生姜各30克当归9克功能主治治久疟不止。用法用量上药用水500毫升,煨取250毫升,俟发时内服。摘录《仙拈集》卷一《仙拈集》卷一引《要览》:久疟饮药方名称久

  • 盖子澄眼药方

    药方名称盖子澄眼药方处方多年燕子窝(捣罗为细末),皂角30梃,熟地黄1两,当归1两,仙灵脾1两半,硼砂2两,生地黄2两半,细辛1两半,白盐半斤,木鳖子18个,川楝子1两,青盐2两,威灵仙1两,香白芷1

  • 甘豆散

    药方名称甘豆散处方黑豆3升,生姜3两(炒),甘草1寸。功能主治易产,治风。主难产3日,子母不相见。用法用量上用水5升,煎豆熟为度。取汁缓缓服。才觉产便服之。摘录《产宝诸方》

  • 定痛丸

    《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定痛丸药方名称定痛丸处方乳香、没药、金星草、地龙(去土、炒)、五灵脂、木鳖子(去壳)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一切风湿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磨化下;

  • 柏连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柏连散药方名称柏连散处方胡粉(炒)大柏(炙)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面上热毒恶疮。用法用量面脂调敷,猪脂亦可。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幼科发挥》卷二:柏连散药方名称柏连散处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药方名称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