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蔹薄

白蔹薄

《鬼遗》卷四:白蔹薄

药方名称白蔹薄

处方白蔹大黄黄芩各等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

用法用量鸡子白涂布上,薄痈上,干燥辄易之。亦可以3指撮药末,置3升水中煮3沸,绵注汁,拭肿上数十过,以寒水石末涂肿上,纸覆之,燥,复易,一易,辄以煮汁拭之,昼夜20易之。

摘录《鬼遗》卷四

《肘后方》卷五:白蔹薄

药方名称白蔹薄

别名白蔹

处方白蔹4分,黄连4分,大黄4分,黄芩4分,菵草4分,赤石脂4分,吴茱萸4分,芍药4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以鸡子白和如泥。

功能主治痈肿瘰疬,核不消。

用法用量白蔹贴(《外台》卷二十四引《删繁方》)。

摘录《肘后方》卷五

猜你喜欢

  • 茯苓苏子丸

    药方名称茯苓苏子丸处方茯苓2两,苏子2两,杏仁(去皮尖)2两,橘皮1两1分,防己1两1分,葶苈(纸炒)1两1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

  • 阿胶饮子

    《外科精要》卷上:阿胶饮子药方名称阿胶饮子处方牛胶(锉,蛤粉炒如珠)1两,粉草1两,橘红5钱。功能主治一切痈疽疖毒。用法用量上作3剂。水煎服。摘录《外科精要》卷上《圣惠》卷七十四:阿胶饮子药方名称阿胶

  • 加味茯神散

    药方名称加味茯神散处方沙参、黄连、人参、甘草、菖蒲、茯神、远志、羚羊角、赤小豆。功能主治妄言妄见妄闻挟热者。摘录《证治宝鉴》卷二

  • 知母茯苓汤

    药方名称知母茯苓汤处方茯苓(去皮)甘草各30克知母五味子人参薄荷半夏(洗四次)柴胡白术款冬花桔梗麦门冬黄芩各15克川芎9克阿胶9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肺痿,喘咳不已,往来寒热,自汗;妇女胎前产后身

  • 肠粘连缓解汤

    药方名称肠粘连缓解汤处方川朴3-5钱,木香3钱,乌药3钱,炒莱菔子3-5钱,桃仁3钱,赤芍3钱,芒消2钱(冲服),番泻叶3钱(泡服)。功能主治轻型(气滞血瘀)粘连性或部分性肠梗阻;胃肠道术后调整胃肠功

  • 桂枝加桂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桂汤处方桂枝15克(去皮)芍药9克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温阳祛寒,平冲降逆。治太阳病,误用烧针发汗,使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致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用

  • 十香丸

    药方名称十香丸处方木香沉香泽泻乌药陈皮丁香小茴香香附(酒炒)荔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微火烧烟尽)制法上药为末,用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行气,散寒,止痛。治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用法用量如弹子

  • 九痛圆

    药方名称九痛圆处方狼毒(炙香)一两,附子(炮.去皮.脐)三两,干姜(炮)、巴豆(去皮.心膜.炒干.取霜)、人参、吴茱萸(汤洗七次),各一两。炮制上六味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

  • 固经膏

    药方名称固经膏处方全当归3两,丹皮(酒炒)2两,柴胡2两,酒芍2两,生地2两,黄芩2两,知母2两,麦冬2两,地骨皮2两,川芎2两,贝母2两,黄连2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薄荷1两,蔓荆子1两

  • 定痛牙散

    药方名称定痛牙散处方防风荆芥穗各60克细辛30克草乌30克白芷30克全蝎22克 青盐15克朴消30克青黛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牙齿疼痛。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先以盐汤漱净,后擦患处,再漱。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