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虎丸

白虎丸

普济方》卷九十三:白虎丸

药方名称白虎丸

处方川乌5两,草乌6两,两头尖全蝎3两,细辛3两,香白芷3两,川芎3两,乳香3两,没药3两,白术3两,苍术3两,五灵脂3两,天麻3两,人参3两,防风3两,菊花3两,薄荷3两,独活2两,白僵蚕2两,羌活2两,石膏2两,雄黄2两,藁本2两,茯苓2两,青皮2两,大风子2两,陈皮2两,桔梗2两,荆芥2两,甘草2两,官桂2两,芍药2两,寒水石2两,白花蛇1两,乌梢蛇1两,自然铜1两。

制法上为细末,梨汤水为丸。麝香少许,滑石为衣,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中风身体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热酒送下;头风,茶清送下;牙疼,入盐1捻擦之;浑身疼痛,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

古今医鉴》卷六:白虎丸

药方名称白虎丸

别名白虎丹

处方千年古石灰不拘多少(刮去杂色、泥土,杵为末,水飞过)。

制法晒勿令太燥,量可丸即收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气散血,化痰消滞。主青筋初觉,头疼恶心,或腹痛,或腰痛,或遍身作痛,不思饮食;又治心腹痛,及妇人崩漏、带下;或因气恼致病,或久患赤白痢疾,或打扑内损,血不能散。

用法用量白虎丹(《串雅内编》卷三)。

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圣济总录》卷一六九:白虎丸

药方名称白虎丸

处方青黛3钱,麝香3钱,白牵牛(末)3钱,甘遂(末)3钱,寒食面3钱,大黄(末)3钱,腻粉1钱,龙脑1钱,粉霜1钱。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急惊,及天钓客杵。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至1丸,磨刀水化下。量大小加减,微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九

猜你喜欢

  • 葵菜羹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葵菜羹药方名称葵菜羹处方葵菜120克(切)青粱米150克(研)葱白1握功能主治治老人淋病,小便秘涩,烦热燥痛,四肢寒栗。用法用量上菜煮作羹,下五味、椒、姜,空腹时温食之。摘录《寿

  • 香连丸

    《中国药典》:香连丸药方名称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木香200g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 呼脓散

    药方名称呼脓散处方乳香5钱,没药5钱,姜蚕4钱,雄黄1钱半,大黄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祛腐定痛,提毒呼脓。主用法用量掺疮口,上盖薄贴。摘录《药奁启秘》

  • 丁壬汤

    药方名称丁壬汤处方金银花3钱,蒲公英1钱,紫花地丁1钱,羌活1钱,独活1钱,防风5分,当归1钱,生黄耆1钱,生甘草1钱。功能主治对口,背疽。用法用量蒲公英一名黄花地丁。方中有紫花、黄花二丁,又用二活行

  • 独附散

    药方名称独附散处方附子1个(炮,去皮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吐泻气脱,四肢冷,肚疼眼慢。用法用量3岁每服1小钱,以水半盏,加生姜汁1蚬壳,大枣半枚,煎3分以下,水中顿冷,饥服。摘录《普济方》卷三

  • 鸡肝丸

    《惠直堂方》卷四:鸡肝丸药方名称鸡肝丸处方芦荟(炒)1钱,牛黄1分,雄黄7分,雷丸肉(炒)2钱,使君子(炒)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五疳。用法用量用10两重鸡肝1具,称药末5分涂肝上,蒸熟,与小

  • 和中清热饮

    药方名称和中清热饮处方黄连(姜炒)1钱,半夏(姜制)1钱,茯苓1钱5分,陈皮7分,藿香7分,砂仁7分。功能主治小儿热吐。小儿(口见)乳,面色多赤,二便微秘,手足指热。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摘录《明医指

  • 加味柴陈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陈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桔梗、杏仁、金沸草。功能主治伤风,邪传少阳胆经,耳中气闭,咳嗽口苦。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集成白玉丹

    药方名称集成白玉丹处方新出窑矿石灰1块。功能主治瘰疬破烂,多年不愈,连及胸腋。用法用量滴水化开成粉,用生桐油调匀,干湿得中,先以花椒、葱煎汤,洗净其疮,以此涂之。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 加味桂附汤

    药方名称加味桂附汤处方白术1两,肉桂1钱,干姜1钱,附子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身热4日,畏寒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