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红桃散

红桃散

普济方》卷三六八:红桃散

药方名称红桃散

处方石膏1两,寒水石1两,脑半字,麝半字。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夹惊伤寒,头疼壮热,涎潮,惊悸多哭,气粗心烦;及治气壅,膈节不通。

用法用量灯心汤调下,量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卫生总微》卷十三:红桃散

药方名称红桃散

处方风化石灰1两(烧赤,细研为末),朱砂1钱(细研为末,水飞)。

制法上药都拌匀。

功能主治蛔虫心腹痛,发渴有时。

用法用量用饭饮1大盏,入艾3-5叶,煎2-3沸,量轻重调1字或半钱与服。宜少用,多则难吃。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幼幼新书》卷七引《婴童宝鉴》:红桃散

药方名称红桃散

处方天南星2个(中心作窝,内入朱砂令满,用淡水调中心,末涂缝上,握地作坑,按天南星在坑内,灰盖定,以火烧,色变取出为末),全蝎半分(末),白附子(大者)1个,腻粉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体热夜啼,不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字,用薄荷金银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七引《婴童宝鉴》

猜你喜欢

  • 地黄芍药汤

    药方名称地黄芍药汤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芍药2两,当归(锉,炒)2两,独活(去芦头)2两,细辛(去苗叶)2两,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水浸经宿,炒令香)1两,干姜(炮裂)1两,甘草(炙)1两。制法

  • 黄芩射干汤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黄芩射干汤药方名称黄芩射干汤处方黄芩(去黑心)射干各30克枳实(去甑,麸炒)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甘草(炙,锉)各23克升麻45克 桂(去粗皮)38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

  • 大理中丸

    药方名称大理中丸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4两,桂(去粗皮)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4两,白术4两,甘草(炙)4两,芎?4两,五味子4两,缩砂(去皮)4两,茴香子(炒)4两,槟榔(锉)2两,

  • 加味八珍丸

    药方名称加味八珍丸处方当归(酒洗)2两,南芎1两2钱,白芍(酒炒)1两半,熟地黄(酒蒸,晒干)2两,人参(去芦)2两,白术(去芦,炒)2两,白茯苓(去皮)2两,粉草(蜜炙)7钱,陈皮2两。制法上为细末

  • 丹栀饮

    药方名称丹栀饮处方丹皮、栀子、丹参、忍冬藤、生草。功能主治肝火胁痛,经脉热伤。摘录《医级》卷七

  • 羊脂煎

    药方名称羊脂煎处方乱发(灰汁洗去垢腻,烧末)黄连(末)各20克乌梅肉60克 醋80毫升(煎取稠)白蜡2块(棋子大)羊脂1块(棋子大)蜜80毫升制法上七味,入铜器中汤上煎之,不停搅拌,至可作丸时,制为梧

  • 补益肾肝丸

    药方名称补益肾肝丸处方柴胡羌活生地黄苦参(炒)防己(炒)各1.5克附子肉桂各3克当归身6克制法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主目中流火,视物昏花,耳聋耳鸣,困倦乏力,盗汗恶风,行步不正,两足欹

  • 芍药黄芩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引李东垣:芍药黄芩汤药方名称芍药黄芩汤处方黄芩芍药各30克甘草15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缓急止痛。治泄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发热脉洪。(痢疾)用法用量每服30克

  • 覆盆饮

    药方名称覆盆饮处方覆盆子根 枣(去核)人参白茅根灯心半夏(焙)前胡白术各等分制法上八味,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胃气不和,呕逆不下食。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

  • 加减黑膏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加减黑膏汤药方名称加减黑膏汤处方生地15克 淡豉4.5克连翘9克荆芥4.5克甘草1.5克葱白3枚功能主治滋阴解表。治妊娠阴虚,外感温邪,脉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取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