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艾叶散

艾叶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鹤虱艾叶榼藤子、白胶香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漏疮。

用法用量用瓦饼子内烧烟,熏患处。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圣惠》卷九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别名艾香散

处方艾叶半两(微炒),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诃黎勒3分(煨,用皮),干姜1分(炮裂,锉),龙骨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冷痢,多时不断。

用法用量艾香散(《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干姜2两,阿胶2两,柏叶2两,艾1把。

功能主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5升,煮取1升,纳马通汁1升,煮取1升,顿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圣惠》卷三十七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白石脂2两,白术3分,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久冷痢,食不消化,四肢不和,心腹多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七十五: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芎藭3分,干姜3分(炮裂,挫),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桑寄生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腹内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七: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地榆1两(锉),干姜3分(炮裂,锉),当归1两(微炒),赤石脂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堕胎后,恶物下,四体虚,困闷不能自胜。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淡竹沥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圣惠》卷七十九: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柏3分(涂蜜微炙,锉),赤芍药3分,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3分(挫),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脓血痢久不愈,肠胃疼痛,不思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七十二: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微炒)2两,阿魏(捣碎,炒令黄燥)2两,干姜(炮裂,锉)2两,当归(锉,微炒)2两,龙骨2两,黄耆(锉)2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断,吃食减少,四肢黄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八十: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2分(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白芍药1两,芎藭半两,熟干地黄1两半,续断1两,牛膝半两(去苗),桑耳半两,败酱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绝,脐腹时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生姜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七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丹参3分,熟干地黄1两半,黄耆1两半(锉),芎藭1两,忍冬1两,地榆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五色,及产后余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七十三: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龙骨1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芎藭3分,当归3分(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半,赤石脂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硫黄3分(细研),缩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日夜不止,身体黄瘦,不思饮食;妇人漏下,淋漓不断。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杏苑》卷八: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五倍子白胶香、苦楝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作香炷。

功能主治漏疮。

用法用量放在长桶内,坐熏疮处。

摘录《杏苑》卷八

《圣惠》卷七十五: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赤石脂1两半,白茯苓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下血,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六十: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龙骨1两,艾叶半两(炒令微黄),黄耆1两半(锉),地榆1两(锉),枳实1两(麸炒微黄),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五痔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五十九: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地榆半两(锉),当归1两半(锉,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血痢,小腹结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六十七:艾叶散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3分(炒),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于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 回阳生肌药捻

    药方名称回阳生肌药捻处方人参5钱,鹿茸5钱,雄精5分,乳香1钱,琥珀2钱5分,京红粉1钱2分5厘。功能主治回阳生肌,补血定痛。主阴症窦道、瘘管、脓疡久不收口者。注意对汞剂过敏者禁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

  • 鸡子豉汤

    药方名称鸡子豉汤处方鸡子10枚,豉4合(绵裹)。功能主治吐下以后,虚羸欲死。用法用量以水5升,先煮鸡子,取2升,纳豉,又煮3-4沸,去滓,分2次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四四

  • 子芩丸

    药方名称子芩丸处方条芩120克(醋浸,纸裹煨七次)当归60克(酒洗)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49岁以后,月经当住。每月却行,或过多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霹雳

  • 柴胡洗眼汤

    药方名称柴胡洗眼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蕤仁(研)1两,黄连(去须)1两,川升麻1两,玄参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丹石毒上攻,眼目赤痛,微肿,眦烂。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煎取1大盏半,滤去滓,微热淋

  • 麓苡仁汤

    药方名称麓苡仁汤处方薏苡仁(炒)防己赤小豆(炒)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风肿在脾,唇口瞤动,或生结核,或为浮肿。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

  • 鹿蹄汤

    药方名称鹿蹄汤处方鹿蹄4只,陈皮2钱,草果2钱。制法上药煮令熟烂,取肉,入五味。功能主治诸风虚,腰脚疼痛,不能践地。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饮膳正要》卷二

  • 滋血润喉汤

    药方名称滋血润喉汤处方天门冬生地黄各3克麦门冬当归各2.4克知母2.4克青黛1.5克 山栀仁(炒)牛膝各1.5克 片黄芩2.1克 贝母1.8克桔梗1.8克功能主治治咯血,血在咽下,咯吐不出,甚则咯即有

  • 独活酒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独活酒药方名称独活酒处方独活(去芦.四两)炮制用好酒四大盏煎。功能主治治中风通身冷,口噤不知人者。用法用量分二三次热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幼幼新书

  • 保产四物汤

    药方名称保产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南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1钱,白术(去芦,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干姜(炒黑)5分,益母草1钱,香附米(炒)1钱,甘草(炙)3分。制法上

  • 藜香散

    药方名称藜香散处方白藜芦9分,真麝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取嚏,通脑气。主痰火灼肝重症,昏狂痉厥,癫痫痴呆,直上巅顶,冲激神气。用法用量搐鼻。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