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茴香子散

茴香子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马蔺花(炒)、葶苈(纸上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以通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1两半,荜澄茄1两半,楝实(锉)1两半,木香1两半,葫芦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受邪,控睾痛引少腹。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茴香子丸”(见《普济方》)。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1两,京三棱(煨,锉)1两,姜黄半两,马蔺花(醋炒)半两,没药(研)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膀胱疝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桃仁(炒去皮尖双仁)、干姜(炮)、甘草(炙,锉)、桂(去粗皮)、熟干地黄(焙)、石斛(去根,锉)、杜仲(去粗皮,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胀,气攻腰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圣济总录》卷四十:茴香子散

药方名称茴香子散

处方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人参半两,菖蒲(切,米泔浸1日,炒)1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霍乱吐泻,转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冷米饮调下,如人行3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

猜你喜欢

  • 育精汤

    药方名称育精汤处方制首乌15克,韭菜子12克,当归12克,熟地12克,菟丝子10克,覆盆子12克,仙灵脾12克,川牛膝12克。功能主治补肾育精。主肾阳(气)不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

  • 独蒜丸

    药方名称独蒜丸处方大蒜不拘多少。制法于5月5日将大蒜捣烂,次入矾红,拌匀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截脾寒。主脾疟。用法用量每服1丸,大蒜汤嚼下。摘录《奇效良方》卷十二

  • 地黄生姜煎丸

    药方名称地黄生姜煎丸处方生姜汁1升,生地黄汁5升,蜜2斤(绵滤过),生麦门冬汁3升,牛胫骨内髓1升,茯神(去木)4两,甘草(炙)4两,石斛(去根)4两,黄连(去须)4两,栝楼根5两,五味子(微炒)2两

  • 加味失笑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失笑散药方名称加味失笑散处方五灵脂蒲黄(隔纸炒)元胡索(醋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化瘀止痛。治小儿小肠气,痛而冲心者。用法用量每服3~6克,水、酒调下。摘录《医宗金鉴

  • 金沸草散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金沸草散药方名称金沸草散处方金沸草、前胡、甘草(炙),各一钱。麻黄(去节)、芍药,各一钱半。荆芥穗、半夏,各二钱。功能主治治肺经受风,头目昏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及时

  • 鸡汁粥

    《民间方》:鸡汁粥药方名称鸡汁粥处方母鸡1只粳米100克制法将鸡剖洗干净,浓煎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煮至粥稠即可。功能主治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老年体弱、病后、产

  • 白鲜皮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白鲜皮散药方名称白鲜皮散处方白鲜皮15克黄芩15克秦艽15克(去苗)犀角屑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麦门冬15克(去心)大青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 生津止渴益水饮

    药方名称生津止渴益水饮处方人参麦冬当归生地各9克黄耆3克葛根3克升麻炙草各1.2克茯苓2.4克五味子15粒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治产后失血汗多,烦躁,咽干而渴,兼小便不利。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多,

  • 复方五加皮汤

    药方名称复方五加皮汤处方北五加皮3-9g,党参9g,太子参9g,茯苓9g,泽泻9g,车前子12g,猪苓12g。功能主治强心健脾,利水消肿。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悸、气促、尿少、浮肿、脉结代,舌质暗

  • 加减乌药顺气饮

    药方名称加减乌药顺气饮处方乌药、防风、枳壳、陈皮、僵蚕、白芷、麻黄(去节)、羌活、半夏、白姜(炮)、甘草、南星。功能主治中风,风痰壅盛。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