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萆麻膏

萆麻膏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大萆麻子(一十四个.正东南枝上取七个.正西枝上取七个)巴豆(七个.去皮)

炮制上为泥,成膏子后,加麝香半钱,一处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治中风口眼歪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安药于右手劳宫穴,内用纸七重,盖定药饼上,以碗坐在药上,碗用药酒蒸之;如右患用左手。略坐一时辰,用手托碗便正也。

备注一方无麝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方出《本草图经》引《海上集验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名见《魏氏家藏方》卷十: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萆麻子7枚。

功能主治难产及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仙拈集》本方用法:捣涂,痛止便出。

摘录方出《本草图经》引《海上集验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名见《魏氏家藏方》卷十

活幼心书》卷下: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别名蓖麻

处方萆麻子1两。

制法上药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

功能主治暴患脱肛。

用法用量蓖麻膏(《准绳·幼科》卷九)。

阴证脱肛,加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普济方》卷九十二:萆麻膏

药方名称萆麻膏

处方大萆麻子14枚(正东南枝上取7枚,正西枝上取7枚),巴豆7枚(去皮)。

制法上为泥,成膏子后,加麝香半钱,一处和成膏子。

功能主治口眼?斜不正。

用法用量左患搐,安药于右手劳宫穴内,用纸7重,盖定药丸上,碗坐在药上,碗用热沸水蒸之;如右患用左手,略坐1时,用手托碗便正也。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二

猜你喜欢

  • 陈苓术芍甘连汤

    药方名称陈苓术芍甘连汤处方陈皮1钱,茯苓2钱,白术8分,白芍8分,甘草1钱,川连1钱。功能主治扶土抑木。主胆汁入胃,木火乘土,痢色绿者。摘录《温热经解》

  • 大艾煎丸

    药方名称大艾煎丸处方大艾叶(烧灰)、干葛粉、胡粉(炒)、海螵蛸、龙齿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虚痢,作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2丸,饭饮磨化。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 福庭丸

    药方名称福庭丸处方附子(去皮脐,锉)1两,厚朴(去粗皮)2两(同附子用生姜汁浸1宿,于瓷器内炒)。制法上为末,用酒煮陈曲末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大便失禁,并肠鸣。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空心食

  • 建中托里汤

    《痘疹全书》卷上:建中托里汤药方名称建中托里汤别名建中托里散处方黄耆、官桂、白芍、人参、白术、甘草、升麻(酒炒)。功能主治痘疹泄泻腹痛。用法用量建中托里散(《医部全录》卷四九○)。摘录《痘疹全书》卷上

  • 理脾调中化湿膏

    药方名称理脾调中化湿膏处方潞党参6钱,于术(生、炒)3钱,广皮3钱,姜连3钱(研),炒神曲4钱,炒谷芽4钱(研),壳砂3钱(研),麦冬6钱,云茯苓6钱,炙香附4钱(研),藿梗3钱,炙草4钱。功能主治理

  • 藜芦敷方

    药方名称藜芦敷方别名藜芦膏(《证治准绳·幼科》卷三)。处方藜芦(末)猪脂各60克制法上两味药相和,调如糊状。功能主治治反花疮久不愈,疮口胬肉凸起者。现用于皮肤肿瘤。用法用量涂疮上,每日三至五次。摘录《

  • 斑蝥酒

    药方名称斑蝥酒处方斑蝥7个(去头翅足。若过1日,则加1个),番木鳖2个,糯米1合或1撮。功能主治瘈犬伤甚重者,腹痛狂呼,见人欲啮,二便秘塞,时作犬声,亦切恶风,恶闻金鼓声,闻则腹中切痛,狂啮。用法用量

  • 雷丸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雷丸丸药方名称雷丸丸处方雷丸3两,紫芝2两,白芷2两,紫菀2两,贯众5两,秦艽(去苗土)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藁本(去苗土)2两,乱发灰3两,(庶虫)虫(炒)半两,

  • 龙脑青葙丸

    药方名称龙脑青葙丸处方龙脑半两(细研),青葙子1两,人参1两(去芦头),车前子1两,白茯苓1两,芎藭1两,羌活1两,细辛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石决明1两(捣细,研,水飞过),黄耆(锉)1

  • 防风黄芩二物汤

    药方名称防风黄芩二物汤处方防风1两,黄芩3两。功能主治妊娠肠风下血。用法用量上药煎至1碗,入阿胶5钱,热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