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丸子

赤丸子

《圣惠》卷四十九:赤丸子

药方名称赤丸子

处方巴豆半两(去皮,用冷水内浸一宿,取出,去心膜,于纸上阴干后,溲面作饼子,摊巴豆在内如作夹子,厚着面,勿令薄,于热油内煮,直候黄色,滤出,去面,取巴豆于乳钵内,一向手研,以细为度),槟榔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木香(细研)半两,桂心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半两,朱砂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更研令匀,以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以朱砂末内滚过,晒干。

功能主治化气消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魏氏家藏方》卷七:赤丸子

药方名称赤丸子

处方天雄1对(慢火煨,取出洗净,切作骰子块,姜汁制,银铫内炒黄色),川乌头(制法同前)3枚,附子3枚(重1两者,依前法制度),干姜4两(切片,炒)。

制法上为细末,入钟乳粉1两,神曲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生朱砂为衣,阴干却晒。

功能主治脾湿虚寒。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猜你喜欢

  • 麻黄人参芍药汤

    药方名称麻黄人参芍药汤别名麻黄桂枝汤(《兰室秘藏》卷中)。处方人参麦门冬各0.9克桂枝当归身各1.5克麻黄炙甘草白芍药黄耆各3克五味子2个功能主治治气阴两虚,外感寒邪,致患吐血、衄血。用法用量上药哎咀

  • 苍芍丸

    药方名称苍芍丸处方芍药37.5克香附30克苍术15克 片芩6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末,炊饼为丸服。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主阴虚气郁之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定痛五香散

    药方名称定痛五香散处方广木香2两,广郁金2两,延胡素2两,制香附2两,水红花子2两,猪牙皂(炒黑)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气滞血瘀,寒湿停饮,胸胁胀满,各种肝胃气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至2钱,温

  • 加减大造苦参丸

    药方名称加减大造苦参丸处方苦参1斤,防风10两,荆芥10两,苍耳子10两,胡麻子(半生熟)10两,皂角刺10两,蔓荆子3两,牛蒡子3两,黄荆子3两,枸杞子3两,何首乌3两,禹余粮3两,蛇床子3两,香白

  • 滋生青阳汤

    药方名称滋生青阳汤处方生地12克白芍3克 丹皮4.5克麦冬4.5克(青黛拌)石斛6克天麻2.4克甘菊6克石决明24克柴胡2.4克(醋炒)桑叶3克薄荷3克 灵磁石15克(整块同煎)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平肝

  • 遏炎散

    药方名称遏炎散处方熟地1两,玄参5钱,地骨皮5钱,麦冬5钱,北五味子1钱,甘草1钱,贝母5分,炒枣仁5钱。功能主治妇人肾水亏虚,怀孕至三四月,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致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

  • 化蛊丸

    药方名称化蛊丸处方三棱(煨)、莪术(煨)、干漆(炒尽烟)、硇砂、虻虫(糯米炒)、水蛭(石灰炒)、琥珀、肉桂、牛膝(去芦,酒炒)、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萝藦散

    药方名称萝藦散处方萝藦3两,地骨皮3两,柏子仁3两,五味子3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吐血虚损。用法用量空心米饮下。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 秘精丸

    《百一选方》卷十五:秘精丸药方名称秘精丸别名秘元丹(《御院药方》卷六)。处方灵砂(水飞)龙骨(火煅,飞)各30克 缩砂仁诃子(最小者,热灰略炮,取出,捶取肉)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绿豆

  • 开怀散

    药方名称开怀散处方青皮(去瓤)陈皮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三棱(醋炒)莪术(醋炒)香附槟榔草豆蔻(倍用)柴胡(倍用)红花枳实(曲炒)甘草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心下积块,胸脘痞闷,或发热者。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