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返阴丹

返阴丹

《博济》卷一:返阴丹

药方名称返阴丹

处方太阴玄精石1两,硫黄1两,消石1两(各为末),腻粉半两。

制法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内,用纸盖覆,慢火煨久,候药上有黄芽生起便止,倾乳钵内,闭气,细研500-700下,用蒸饼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厥逆。

用法用量若伤寒脉候微细,四肢冷逆者,及曾经转泻者,煎艾汤约1盏,先热吃艾汤一半,细嚼1丸,以汤下之。须臾汗出便愈,重者2丸必愈。

摘录《博济》卷一

《圣惠》卷十一:返阴丹

药方名称返阴丹

别名破阴丹

处方硫黄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消石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药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内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细;后三味捣罗为末,与前药同研令匀,用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心神烦躁、头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胀,脉沉伏者;或气虚阳脱,体冷无脉,气息欲绝,不省人事,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

用法用量破阴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九)。《三因》本方用法:上用铁铫,先铺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间铺硫黄末,又将二石余末盖上,以小盏合着,熟炭火三斤,烧令得所,勿令烟出,急取瓦盆合着地上,四面灰盖,勿令烟出,候冷取出研细,入后药为末,同研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煎艾汤送下,顿服,汗出为度。未退,乃大着艾炷,炙脐下丹田,气海;更不退,则以葱馅熨之。

摘录《圣惠》卷十一

猜你喜欢

  • 丁胡三建汤

    《古今医鉴》卷十:丁胡三建汤药方名称丁胡三建汤处方丁香良姜 官桂各4.5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能主治主冷心疼,面青唇黑,手足厥冷。用法用量用水250毫升,煎至170毫升,用胡椒50粒,炒黄色为末,调人

  • 地黄人参汤

    药方名称地黄人参汤处方生地黄1钱,人参1钱,熟地黄1钱,枇杷叶1钱,甘草4分,黄耆8分,天门冬7分,麦门冬7分,泽泻7分,石斛7分。功能主治心膈有热,消渴,咽干,面赤。用法用量以水2钟,煎1钟,食前温

  • 白茯苓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白茯苓丸药方名称白茯苓丸处方白茯苓30克覆盆子30克黄连30克(去须)人参30克(去芦头)栝楼根30克 熟干地黄30克 鸡膍胵50枚(微炒)萆薢30克(锉)玄参30克石斛22克

  • 金旋散

    药方名称金旋散处方白附子(炮)、木香、肉豆蔻(去皮)、猪牙皂角(去皮,生)、桔梗、吴茱萸(麸炒)、肉桂(取心)、大黄(生)、川芎(净)、知母、白茯苓、当归、槟榔2个(一个生,一个熟)、巴豆(去皮,日日

  • 龙麝青金丸

    药方名称龙麝青金丸别名龙脑青金丸处方脑1字,麝1字,青黛1分,雄黄1分,朱砂1分,胡黄连1分,芦荟1分,腻粉1分。制法上为末,猪胆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晒干,瓷器收。功能主治镇心压惊,安五脏,益颜色,长

  • 安息香圆

    药方名称安息香圆处方肉桂(去粗皮)二两半,诃子(炮.取皮)二两,阿魏(细干.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一分,茯苓(白底)、当归(汤洗.切片.焙干)、干姜(炮.去皮)、肉豆蔻(去壳)、川芎、丁香(皮

  • 碧雪丹

    药方名称碧雪丹处方白萝卜苗(无苗时用鲜萝卜1斤代之)4两,荸荠苗(无苗时用鲜荸荠1斤代之)5两,鲜土牛膝根5两(干者用7两,又名天名精),鲜银花叶4两(干者用6两)上用囊盛之,入长流水浸1宿,取起,带

  • 神效瓜蒌散

    药方名称神效瓜蒌散处方大瓜蒌半个(黄熟者帚个,连皮子瓤,重重纸包,火煨,捣烂,取一半)白芷4.5克玄参6克升麻L5克 归尾6克桔梗3克连翘6克柴胡3克青皮3克天花粉4.5克穿山甲(炒)3克川芎2.4克

  • 蠲痹消毒饮

    药方名称蠲痹消毒饮别名蠲痹消毒散处方姜黄5钱,土茯苓5钱,独活5钱,白术1钱半,当归1钱半,芍药1钱,白芷5分。功能主治时疮,肢节筋挛。用法用量蠲痹消毒散(《准绳·疡医》卷五)。摘录《外科枢要》卷四

  • 退痛膏

    药方名称退痛膏处方苎麻根120克制法用水酒糟250毫升,与上药共捣如泥。功能主治治足痛,或左或右,或钉痛不移。用法用量敷痛处,包紧。勿令风吹,以一日为度。摘录《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