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风胜金汤

防风胜金汤

药方名称防风胜金汤

别名匏五、三十七号无妄方

处方防风7分,乌药7分,玄胡索7分,桔梗7分,枳壳7分,卜子2钱,槟榔1钱,金银花1钱,山楂1钱,连翘1钱,赤芍1钱。

功能主治痧因于食积血滞者。

用法用量匏五(《痧书》卷下)、三十七号无妄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临床应用小儿夜啼痧汪洪皋子二岁时,夜深啼哭,至清晨不止。延余四子端英视之,腿弯有痧筋现,放一针,出紫黑毒血,乃与防风胜金汤倍加麦芽,稍冷饮之而安。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猜你喜欢

  • 金刚接骨丹

    药方名称金刚接骨丹处方金刚莲900g,香五加皮900g,马钱子霜900g,三七15g,见血清60g,捆仙绳(又名黄水芋、血水草)18厘米。制法上药各为细末,混合均匀,按0.3g分装胶囊,或制片备用。功

  • 葛粉索饼

    《圣惠》卷九十六:葛粉索饼药方名称葛粉索饼别名葛粉羹处方葛粉4两,荆芥1握,香豉2合。功能主治中风。心脾热,言语謇涩,精神昏愦。手足不遂。用法用量葛粉羹(《饮膳正要》卷二)。摘录《圣惠》卷九十六《医方

  • 沉香天麻煎

    药方名称沉香天麻煎处方五灵脂4两,赤小豆4两,附子4两,白术4两,天麻2两,玄参1两,干蝎(去毒)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地榆1两,沉香1两(酒1升,煎成膏)。制法上药以沉香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艾烟丸

    药方名称艾烟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

  • 大豆紫汤

    药方名称大豆紫汤别名紫汤处方大豆1升(熬令焦),好酒2升。功能主治去风,消血结。主中风失音;腰痛拘急;妇人五色带下;产后中风,或产后恶露未尽,感风身痛。妇人产后中风困笃,或背强口噤,或但烦热苦渴,或头

  • 胜骏丸

    药方名称胜骏丸处方附子1枚(炮,去皮、脐)当归(酒浸一宿)天麻(酒浸)牛膝(酒漫)酸枣仁(炒)熟地黄(酒浸)防风(去叉)各60克木瓜120克乳香15克(别研)麝香0.3克(别研)全蝎(去毒)木香没药(

  • 调神攻坚汤

    药方名称调神攻坚汤处方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党参30克,夏枯草30克,王不留行90克,牡蛎30克,瓜蒌30克,石膏30克,陈皮30克,白芍30克,川椒5克,甘草6克,大枣10枚。功能主治

  • 椒附酒

    药方名称椒附酒别名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1两,附子(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当归1两,牛膝(去苗)1两,细辛(去苗叶)1两,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麻黄(去根节)1两,杜仲(去粗皮)

  • 黄良丸

    药方名称黄良丸处方细辛(去苗)、大黄(醋煮,为膏)、当归(酒浸去芦)、桃仁(酒浸去尖)、川芎(不见火)、牛膝(洗,去芦头,酒浸1宿,干用。如急要用,酒蒸过为好)。制法上为细末,大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 黑龙妙化膏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刘少保方:黑龙妙化膏药方名称黑龙妙化膏处方川乌30克草乌30克当归30克白芷30克赤芍30克 生地30克 熟地30克两头尖30克 官桂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穿山甲30克木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