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鬼箭散

鬼箭散

《圣惠》卷五十八:鬼箭散

药方名称鬼箭散

处方鬼箭羽3两,瞿麦1两,葵子1两,石韦1两(去毛),滑石3两,木通1两(锉),榆白皮2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脬转,不得小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六十九:鬼箭散

药方名称鬼箭散

别名鬼箭羽

处方鬼箭羽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桂心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箭3分,独活3分,芎藭3分,薏苡仁3分,蛇床子半两,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血游风,遍身瘙痒不止。

用法用量鬼箭羽散(《普济方》卷三一七)。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七十一:鬼箭散

药方名称鬼箭散

处方鬼箭羽1两,琥珀1两,牛李子1两,当归1两(锉碎,微炒),穿山甲1两(涂醋炙令黄),桂心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妇人积聚气,心腹胀痛,经络滞涩,四肢疼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二:鬼箭散

药方名称鬼箭散

处方鬼箭羽半两,赤芍药半两,川大黄半两(微炒),桂心半两,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当归半两(锉,微炒),牛膝半两(去苗),琥珀1两(细研),土瓜根半两,水蛭1分(炒微黄),川朴消1两,虎杖3分,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虻虫1分(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久不通,经数年以来,羸瘦少食,诸方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差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 干脂膏

    药方名称干脂膏处方射干1两,猪脂1两。功能主治瘟疫,喉闭肿痛。用法用量合煎焦,去滓,冷,噙化枣大。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葛根解酲汤

    药方名称葛根解酲汤处方葛根、葛花、砂仁、木香、陈皮、白茯苓、猪苓、泽泻、人参、神曲、白术、白豆蔻、青皮、川黄连。功能主治头痛属酒湿上冲者。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桂枝人参汤

    药方名称桂枝人参汤处方桂枝12克(别切)甘草12克(炙)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功能主治解表温中。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以致中焦虚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先

  • 椒术酒

    药方名称椒术酒处方苍术10两,川椒4两,老酒5斤。制法共贮瓶内,口用箬扎封固,安米在上,以重汤煮至箬上米熟为度。功能主治半身不遂。用法用量初饮尽醉,盖暖出一身臭汗,即愈。摘录《仙拈集》卷一

  • 六和生化汤

    药方名称六和生化汤处方川芎2钱,当归4钱,炮姜4分,炙甘草5分,桃仁10粒,茯苓3钱,砂仁壳1钱,橘红8分。功能主治产后六淫外侵。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头痛发热,项强身疼,脉浮而紧为伤寒,宜加羌活、防风、

  • 冰芦散

    药方名称冰芦散处方鹅管芦甘石(敲碎,浸童便7日,取起洗净,人倾银罐,煅,浸,煅3-5次)、冰片。制法每甘石粉1两,入冰片1钱,为极细末,以无声为度,入人乳粉3钱,研匀收贮,勿令泄气。功能主治目赤肿痛,

  • 扑汗方

    《魏氏家藏方》卷四:扑汗方药方名称扑汗方处方牡蛎蛤粉制法牡蛎研粉,加入好蛤粉三分之一。功能主治治诸汗。用法用量用纱帛包裹,扑汗处,以频扑为佳。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扑汗方药方名称

  • 加减七宝散

    药方名称加减七宝散处方火消3钱,硼砂1钱,礞石1钱,明雄1钱,全蝎1钱,枯矾1分,冰片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喉证,红肿痰盛,属阳证者。用法用量吹喉。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夺关散

    药方名称夺关散处方牙皂(去弦,炮焦)3个,细辛1钱,明雄8分,白芥子8分,寸香10分,僵蚕5个。制法上为细末,备用。功能主治发痫中痰,人事不知。用法用量以竹筒吹鼻,男左女右。摘录《点点经》卷二

  • 花柳败毒丸

    药方名称花柳败毒丸处方朴硝2两,桃仁1两,赤芍1两,全蝎1两,浙贝母1两,血蝎1两,金银花4两,野大黄4两,茯苓5钱,炮山甲5钱,车前子5钱,蜈蚣30条(去头足)。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