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乌衔肉

乌衔肉

西汉颍川太守黄霸想要督察下属某地区,就选派一位年长而廉洁的官吏秘密前去察访。这位官吏不敢在途中住宿驿馆,急忙赶路,饿了就在路边吃饭。这时一只乌鸦飞来,把这位官吏要吃的一块肉叼走了。这情景恰巧被一个要去太守府办事的老百姓看到。此人在与黄霸交谈时说到此事。第三天,下去察访的官吏返回时,黄霸起身迎接,表示慰劳,说:“你这次出差太辛苦了!在路边吃饭时竟让乌鸦叼走了肉。”那位官吏很惊奇,认为黄太守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回答黄霸提问,非常真实细致,不敢有丝毫隐瞒。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洞悉下情,明察善断,亦用以言旅途公差的辛劳。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黄霸传》3630页:“(黄霸)尝欲有所司察,择长年廉吏遣行,属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豪(通“毫”)厘不敢有所隐。”

【例句】:

北周·庾信《故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约法情推,繁辞理遣;盗乌悬察,疑蛇立辨。” 唐·元稹《对弓矢驱乌鸢判》:“且宾主恪恭,须防坠鼠之秽;牲牢备礼,宁无攫肉之虞?” 宋·苏轼《捕蝗至浮山岭山行有怀子由弟》:“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 宋·陆游《雀啄粟》:“坡头车败雀啄,桑下饷来乌攫肉。” 宋·辛弃疾《贺新郎》:“劝君且作横空鹤,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明·徐渭《几上篇》:“黄霸知乌攫,张汤掘鼠询。”


【词语乌衔肉】   汉语词典:乌衔肉

猜你喜欢

  • 青娥换玉鞍

    源见“妾换马”。谓不尊重妇女。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三六:“舍却青娥换玉鞍,古来女子苦无端。莫言一匹追风马,天骥都来也不看。”

  • 标凌烟

    源见“凌烟阁”。指朝廷对功勋卓越者加以表彰、纪念。清李渔《吴太翁挽歌》:“仪容但未图麟阁,姓字胡不标凌烟?”

  • 唾余

    唾沫之余。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江永》:“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然所著乡党图考,四书典林,帖括之士,窃其唾余,取高第、掇巍科者数百人。”后因以“拾人唾余”,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微不足道。

  • 轻裘缓带

    裘:皮衣服。缓:宽松。穿着轻松柔软的皮衣,系着宽松的带子。形容态度闲适从容。典出晋羊祜之事迹。羊祜(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司马师妻弟。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公元2

  • 初平起石

    同“初平叱石”。唐李瀚《蒙求》:“初平起石,左慈掷杯。”

  • 秋风扫落叶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今用作“秋风扫落叶”,比喻扫除腐朽,十分容易。也比喻扫除净尽。主谓 秋风把将落的树叶一扫而光。比喻扫除干净,十分彻

  • 尊乐毅

    《战国策.燕策一》:“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阳自齐往……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战国时,燕昭王筑宫求贤,乐毅从魏国来,燕王拜

  • 诗穷而后工

    意谓穷困的人才能写出好诗。语出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清.孔尚任《山涛诗集序

  • 陶范

    源见“剪发待宾”。贤母的典范。明姚夔《挽张侍郎母》诗:“无复潘舆过院落,空留陶范在庭闱。”【词语陶范】   汉语大词典:陶范

  • 共工触柱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是古代神话中的天神。后以“共工触柱”为创世纪的传说。唐杨炯《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