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凫短鹤长

凫短鹤长

源见“断鹤续凫”。喻指事物各有长短优劣。宋毛滂《蝶恋花.秋晚东归》词:“凫短鹤长真个定。勋业来迟,不用频看镜。”


并列 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一。形容余缺不齐。元·关汉卿《乔牌儿》套曲:“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不能齐。”△多用于情状方面。


【典源】《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 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今译】 《庄子》 讲,长的不算有余,短的不算不足。因此野鸭的腿虽然短,给它接上一段反而会痛苦; 鹤的腿虽然长,给它截去一段反而会悲哀。所以原来是长的不必截去,原来是短的也不必加长,这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事物天性各有所适,当顺乎自然,无须硬加改变。

【典形】 凫短、凫短鹤长、凫鹤、鹤长凫短、鹤有余、鹤足长、截鹤、续凫断鹤、鹤胫长、截短足凫、胫长可截。

【示例】

〔凫短〕 明 ·冯惟敏《醉太平·家训》:“须知凫短不能长,再休提勉强。”

〔凫短鹤长〕 元·关汉卿 《乔牌儿》:“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谁是非。”

〔凫鹤〕 宋·王安石《每见王太丞邑事》:“松苗地合分高下,凫鹤天教有长短。”

〔鹤长凫短〕 金·元好问 《示怀祖》:“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鹤有余〕 宋·苏辙《次韵子瞻游孤山》:“凫鹥不足鹤有余,一俯一仰戚与蘧。”

〔鹤足长〕 宋·黄庭坚《丙寅十四首》之十四:“自是鹤足长,难齐凫胫短。”

〔截鹤〕 宋·陆游 《醉题》:“性本自然憎截鹤,器非大受愧函牛。”

〔续凫断鹤〕 清·钱谦益《岁暮杂怀》之五:“续凫断鹤枉人谋,万事终输鬼一筹。”


【词语凫短鹤长】  成语:凫短鹤长汉语词典:凫短鹤长

猜你喜欢

  • 曾子商歌

    源见“捉衿见肘”。谓安贫乐道。宋刘克庄《念奴娇》词:“仿佛曾子当年,商歌满屋,衣不完衿肘。”

  • 和衷共济

    《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孔传:“衷,善也。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后以“和衷共济”谓同心协力,克服困难。明陈子龙《论召对内降疏》:

  • 辟门

    源见“辟门四聪”。指广开贤路,访求人才。汉应劭《风俗通.十反》:“盖人君者,辟门开窗,号咷博求,得贤而赏,闻善若惊,无適也,无莫也。”【词语辟门】   汉语大词典:辟门

  • 士饱马腾

    唐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后因以“士饱马腾”谓军饷充足,士气旺盛。清李渔《奈何天.分忧》:“若还一到便攻,一攻就战,他那里士饱马腾,咱这里人疲马倦,子怕没有什么好处哩。”并列 士气饱

  • 夜出灞亭

    源见“灞陵呵夜”。谓失势受欺。宋陆游《北窗闲咏》诗:“夜出灞亭虽跌宕,也胜归作老冯唐。”

  • 东观之殃

    汉.刘向《说苑.指武》:“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贡(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后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

  • 势不两立

    双方尖锐对立,其势不可并存。《战国策.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亦作“势不两存”。《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得报恳恻,知与(文)休久结嫌隙,势不两存。”主谓 势,情势;立,

  • 曲生

    源见“曲生风味”。酒的别称。宋陆游《烹茶》诗:“曲生可论交,正自畏中圣。”【词语曲生】   汉语大词典:曲生

  • 江山三字定

    源见“三字狱”。谓岳飞被害决定南宋偏安直至灭亡。清 张亨甫《岳武穆》诗:“南渡江山三字定,北行冰雪两宫多。”

  • 文欺白凤

    源见“吐凤”。谓文章超过扬雄。极言文章美妙。前蜀贯休《避地毘陵寒月上孙徵使君》诗之二:“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捻红蕖岂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