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田父怖玉

田父怖玉

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复,还,返回,此指将玉放归原处)。’田父虽疑,犹録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称(举也)家大怖,复以告。邻人曰:‘此怪之徵,遄弃,殃可销。’于是遽而弃于远野。邻人无何盗之,以献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敢贺王,王得此天下之宝,臣未尝见。’王问其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魏王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禄。”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邻人狡诈,无异偷功而受赏;田父愚昧,终因无知轻信而受欺。后以此用为愚昧无知受人欺骗的典故。

清.李晖吉、徐灒《龙文鞭影》续集下卷:“蔡邕骇琴(见“螳螂向蝉”条),田父怖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附录“颜之推集辑佚”《古意二首》其二:“已加明称物(《荀子.天论篇》:“在物莫明于珠玉,珠玉不覩,则王公不为宝。”),复饰夜光名。”后句亦用其事。


猜你喜欢

  • 鹅炙

    《晋书.刘毅传》:“既而悦食鹅,毅求其余,悦又不答,毅常衔之。”东晋.刘毅,生活很贫苦。有一次去见江州刺史庾悦,悦正在食鹅炙。刘毅要求把剩下的鹅肉给他吃,庾悦不回答他,他就衔在嘴里吃。后常比喻求人施舍

  • 祖逖之誓

    《晋书.祖逖传》:“元帝时藩王争权,晋室大乱,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祖逖是晋代有志之士和有名将领

  • 歌喧五袴

    同“歌五袴”。宋无名氏《瑞鹤仙.寿提举》词:“妙龄英发,腾实蜚声,早班郎署。歌喧五袴,更万里,期轩翥。”

  • 博我以文

    博:广博。这里用作动词,是使其广博的意思。文:指文献典籍。 意谓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宋.徐铉《池州重建紫极宫碑铭》:“铉

  • 抟土作人

    神话传说中女蜗抟( ㄊㄨㄢˊ tuán 团)黄土作人。《太平御览.皇王女娲氏》引《风俗通义》曰:“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

  • 诏入玉楼

    源见“玉楼受召”。谓仙逝。宋葛长庚《摸鱼儿.寿傅枢阁中李夫人》词:“奈诏入玉楼,猛骑箕尾,四海忆霖雨。”

  • 壶中有家

    同“壶中天”。唐戴叔伦《赠韩道士》诗:“东城南陌频相见,应是壶中别有家。”

  • 平阳歌舞

    平阳:即平阳公主,汉武帝之姊,因其夫为平阳侯,故谓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一前91年),家境贫寒,原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有一次,汉武帝拜访平阳公主,在歌舞宴会上,卫子夫得到武帝的喜爱。武帝

  • 风马牛

    《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公元前656年),齐侯(指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指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泛指极北方),寡人处南海(泛指极南方),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

  • 白马

    源见“青丝白马”。借指作乱之人。清归庄《闻北信》诗之三:“不信九门亡锁钥,黄巾白马遂纵横。”【词语白马】   汉语大词典: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