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瘗鹿

瘗鹿

新唐书.裴宽传》:“宽不以苞苴(音bāo jū,本为馈赠之物,引申指贿赂)污家,不敢自欺,故瘗之(瘗,音yì,埋葬。之,指代鹿)。”

《渊鉴类函.施馈三》:“唐景云(睿宗年号,七一〇一七一一)中,韦诜休曰登楼,见人有瘗藏者,访诸吏曰:‘参军裴宽居也。’吏与偕来,诜问状,曰:‘宽居,义不以苞苴污其家。适有人以鹿饷,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诜嗟异,乃引为判官。”

唐代裴宽为人廉洁自重。一次,有人送给他鹿肉,裴不愿接受贿赂而玷污自家声名,便把鹿肉埋了不食。后以“瘗鹿”比喻为官廉洁,义不私取。


猜你喜欢

  • 北地殉汉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遂送玺绶。是日,谌哭于昭烈之庙,先杀

  • 隙驹

    同“隙中驹”。唐承远《法琬法师碑》:“岂谓隙驹易往,藤鼠难留。”明叶宪祖《鸾鎞记.摧落》:“论年华隙驹,觑功名腐鼠,休想俺今生逃墨更归儒。”【词语隙驹】   汉语大词典:隙驹

  • 哭竹

    同“哭笋”。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况在将来,迷信破了,便没有哭竹、卧冰。”【词语哭竹】   汉语大词典:哭竹

  • 宁戚歌

    同“饭牛歌”。唐钱起《长安落第作》诗:“不遇张华识,空悲宁戚歌。”宋叶適《题贾俨不忘室》诗:“每识饭牛下,有作宁戚歌。”【词语宁戚歌】   汉语大词典:宁戚歌

  • 吹箫子晋

    同“吹笙子晋”。清赵翼《题周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公昔登科最少年,吹箫子晋 缑山仙。”

  • 风烛残年

    源见“风烛”。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儿女英雄传》二一回:“再说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望肚子流。”偏正 如风中的烛焰那样,一吹就灭。多指人事无常,生命短促。语本晋

  • 左图右书

    同“左图右史”。明郑棠《长江天堑赋》:“桂楫兰舟,左图右书。”见“左图右史”。【词语左图右书】  成语:左图右书汉语大词典:左图右书

  • 遗弓剑

    源见“乘龙出鼎湖”。帝王死亡的委婉语。唐杜牧《河湟》诗:“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冯集梧注:“《唐会要》:宪宗,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崩。”【词语遗弓剑】   汉语大词典:遗弓剑

  • 子羔灭髭鬓

    《太平御览》三七四引汉班固《幽通赋》注:“卫蒯聩乱,子羔灭髭鬓,衣妇人衣逃得,出曰:‘父子争国,吾何为其间乎?’”注:子羔,即卫大夫高柴。春秋时,卫国蒯聩为夺取政权而作乱,孔子的学生卫臣子羔,穿起妇人

  • 嚼旃

    嚼食毡毛充饥,是汉代苏武故事。《汉书.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旃:通“毡”,旃毛即毡毛。单于:匈奴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