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枣园

枣园

①即今河北临西县东北四十五里枣园乡。民国 《临清县志》 卷1: 第五区有枣园。

②在今山东无棣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1海丰县: 枣园在 “县西北十里。大河东决,尝涨溢于此。成化二十年,伐木为桥,以便行旅。凡三座,延袤一里余,谓之枣园桥”。

③亦名延园。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二十里。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旧居及中央小礼堂等。


又称延园。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1940—1942年、1944—1947年,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了中国抗日战争,毛泽东在此写有《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枣园大门面东偏南。进门是方形砖木结构的小礼堂。相对的一边是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三座相类似的平房。礼堂背后的山下,有任弼时、刘少奇、彭德怀的旧居,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西北一幢房子,是苏联医生阿洛夫旧居。下边沟道里的窑洞、房子是中央社会部旧址。沟底河渠边有当年为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开追悼会的土讲台。枣园革命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枣园毛泽东旧居


猜你喜欢

  • 子丁镇

    一作子公道。北宋置,属宛丘县。在今河南淮阳县境。

  • 盖牟城

    高句丽置,在今辽宁抚顺市劳动公园内古城。《旧唐书· 韦挺传》: 贞观十九年 (645)征高丽,唐军 “破盖牟城,诏挺统兵士镇盖牟”。即此。

  • 盘龙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灌口镇 (今四川都江堰市)。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卷6灌县: “李膺记云: 山土色黄,盘回有龙形,故曰盘龙。” 寻改为灌宁县。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

  • 马栏关

    在今湖北房县东南。《方舆纪要》卷79房县“汤池关”条下:“又有马栏关,在县东三十五里。”

  • 勐 (猛) 半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勐伴土便委。后亦称勐帕。傣语 “勐” 为地方,“半” 为巨人脚印,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

  • 朱溪

    即今曹娥江支流长乐江,在今浙江嵊县西南。源出浙江东阳市北,东北流至嵊县南,与澄潭江汇合后称曹娥江。《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嵊县:朱溪“在县西六十里。源出东阳县境,经大白山下者曰深溪,旁又有西溪、昆溪,

  • 罗竹县

    即灵竹县。在今广西横县西北石塘镇灵竹。《宋史·地理志》 永定县: “开宝六年,废峦州武灵、罗竹二县入焉。” 罗为灵之讹。

  • 小江隘

    即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北小江。清有把总驻防。

  • 六都寨

    即今湖南隆回县北六十里六都寨镇。1947年于此置隆回县。1949年隆回县迁治桃洪镇后改为六都寨镇。

  • 姜维城

    ①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七十里薛城镇西南。《元和志》 卷32维州: “本徼外羌冉��之别种也, 初蜀将姜维、马忠北讨北汶山叛羌,此其地也,今名姜维城,即维所筑。” 《舆地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