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林

武林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北三十里武陵山。《史记·东越列传》: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东越王余善发兵拒汉道,“入白沙、武林、梅岭…… (汉)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即此。

②今浙江杭州市的别称。初为山、水名。《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钱唐县: “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后为杭州别称。宋吴自牧 《梦粱录》 卷7: “杭城号武林。” 周密 《武林旧事》 即专记南宋都城杭州史迹。

③又名虎林城。三国吴筑,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长江南岸。《三国志·吴书 ·孙休传》: “太元二年正月,封琅邪王,居虎林。” 《寰宇记》 卷105贵池县: “武林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按 《舆地志》 吴大帝所筑。《三国志》: 孙权封子休为琅邪王镇武林城,诸葛恪执政不欲诸王在于江滨兵马之地,徙于丹阳。其后陆允、孙休、何邈并为武林城都督,即此地。”

④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南武林镇。明置巡司于

此。


(1)古山名。即今江西省余干县东北武陵山。《资治通鉴》: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以击东越”。皆指此。(2)旧时杭州别称。因武林山得名。《梦粱录·杭州》:“杭城号武林。”


猜你喜欢

  • 万荣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巴州。治所在永康县(今四川达县西北七十五里桥湾乡)。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县西北地及平昌县东南地。北周天和二年(567)为万州治。隋开皇三年(583)废。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永康县(今四川达

  • 住头回甸

    元沙麻部、中州、中县治。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瓦岗)。《元史·地理志》 中县:“县治在住头回甸,盖越嶲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

  • 栖鸡川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寰宇记》 卷81悉州: “东南至栖鸡川界一百里。” 《清一统志·茂州》:废真州,“ 《旧志》: 废真州在叠溪所西南百里,有栖鸡川。《明统志》 谓汶山西北有栖鸡老翁城,唐时吐蕃所筑,

  • 伯勒齐尔堡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一百三十里。《清一统志·安西州》:伯勒齐尔堡“城周一里五分”。

  • 楼头赕

    宋大理置,属善巨郡。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永宁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为永宁州。

  • 东张哥庄

    本名张哥庄,后称东张哥庄。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南三十里张戈庄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作“张哥庄”;民国《平度县续志》作“东张哥庄”。

  • 绿鸦 (鵶) 山

    一名绿鸭山。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三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4梧州府: 绿鵶山,“州人于此淘取青黄泥,炼成铁,铸为锅”。

  • 马边河

    又名新镇河、清溪河。即今四川马边、沐川、犍为等县境之马边河。民国常隆庆《雷马峨屏调查记》:马边河“发源大凉山中,经洼海流出河口,观菩而至马边,即可分段通航。更四十里至黄冈,又一百二十四里至清水溪为犍为

  • 荷叶 (葉) 铺寨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1德清县: “荷叶浦寨在县东北二十七里。宋嘉定间置,设巡司于此。” 明初移治今新市镇。

  • 白蜡山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大白腊山。《清一统志·曲请府》:白蜡山“在罗平州西南十三里,为一州之望。蒙氏封为安边景帝之神,至今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