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狮子林

狮子林

又名五松园。在今江苏苏州市内东北隅。元至正二年 (1342) 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而建菩提正宗寺,后改称狮林寺。狮子林即寺后花园。中峰禅师曾结茅天目山狮子岩,园中怪石又多类狮子,故名。明清以来,屡经兴废,清康熙、乾隆二帝屡次来游。


在江苏省苏州市园林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元至正二年(1342年)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建菩提正宗寺,后易名狮林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称画禅寺。狮子林即寺后花园。因园中有怪石像狮子,又因中峰禅师曾结茅天目山狮子岩,并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因曾有古松5株,亦称五松园。明、清以来,屡经兴废,后变为贝氏私园,1918—1926年经重修,始成现状。以假山著名,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林立,状如狮兽,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霄等名,狮子峰为诸峰之首。园内长廊萦绕,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湖心亭、卧云室、五松园、燕誉堂等建筑依山傍水,参差错落。四周廊壁嵌有《听雨楼帖》等书条石刻60余方,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文天祥的《梅花诗》尤引人注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桦甸县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吉林府。治所在官街 (今吉林桦甸市)。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县北有桦皮甸子地名,因以名县。” 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88年改

  • 奉新县

    ①三国吴孙权置,属武昌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废。②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937) 改新吴县置,治所即今江西奉新县。《郡县释名》 江西卷上: “南唐改奉新县。李昪以国号唐,讳

  • 竹邑戍

    北魏改竹邑县置,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魏书·灵征志下》:“高祖延兴元年十二月,徐州竹邑戍士邢德于彭城南一百二十里,得蓍一株。”即此。

  • 烂泥铺堡

    在今辽宁灯塔县南。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9辽阳州: 烂泥铺堡在 “城北三十五里”。

  • 直皂

    (皁) 河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6无为州: 直皂河 “在州东南二十里”。

  • 巴补

    即八普。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西南纳伦河北岸。《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补”,即此。

  • 石闼堰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宋史·河渠志六》:天禧四年(1020),“淮南劝农使王贯之导海州石闼堰水入涟水军,溉民田”。又《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二十余万

  • 法相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法相寺 “在钱塘县南高峰下。旧名长耳院,五代晋时建,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

  • 高泉水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水经·浍水注》:“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

  • 裴家潭

    在今河南浚县西,与长丰泊相近。《宋史·河渠志一》: 天禧四年 (1020),李垂言疏河利害: “臣请自卫州东界曹公所开运渠东五里,河北岸凸处,就岸实土坚引之,正北稍东十三里,破伯禹古堤,注裴家潭,径牧